在2003年的STOP-NIDDM,針對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患者,給予Acarbose 100mg作為治療,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的2017年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上,由中國人所主持的ACE研究(Acarbos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發現在已知冠心症的葡萄糖耐受不良者,使用Acarbose 50mg照三餐服用,無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可以降低18%的糖尿病發生率。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針對50歲以上,有葡萄糖耐受不良,同時有已知的冠心症的中國患者。同時在冠心症部分,給予最佳的介入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statin類血脂藥物,乙型阻抗劑,RAAS的抑制劑,以及血壓治療等等。將患者以1:1方式分成acarbose 50mg組別以及安慰劑組,給予照三餐服用的藥物。主要事件,除了標準的3點主要心血管發生率:心血管死亡,非致命中風,非致命心肌梗塞外,再加上不穩定心絞痛住院以及心衰竭住院。同時觀察糖尿病的發生率,以及相關副作用。
結果
總共有3272個實驗者進入Acarbose組,3250個實驗者進入安慰劑組。兩組追蹤的時間中位數為5年。
在長達五年的追蹤,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部分,不管是五個綜合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5-point MACE),或是單一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中風,心肌梗塞,不穩定心絞痛住院,或是心衰竭住院,在使用acarbose組和安慰劑組之間,並沒有風險上的差別。
在糖尿病的發生率部分,Acarbose組相較於安慰劑組,減少了18%的糖尿病發生率,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
在低血糖事件發生率,或是腸胃道副作用部分,acarbose組和安慰劑組,沒有太大差異。但是Acarbose組有較多的使用者因為腸胃道副作用而停藥(7% vs 5%, p=0.0007)。
討論
在過往的STOP-NIDDM研究中,使用100mg的acarbose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是,在ACE研究中,看不到類似的結果。雖然兩者都是針對葡萄糖耐受不良,尚未惡化到糖尿病患者的對象進行研究,但是STOP-NIDDM和ACE還是有許多差異存在。STOP-NIDDM研究中,使用100mg acarbose,而ACE研究使用50mg acarbose,劑量有一倍的差距。STOP-NIDDM的實驗者並未特別挑選曾經有心血管疾病或是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只有5%病患有曾經有心血管疾病,而ACE研究對象是曾經發生過冠心症的患者;STOP-NIDDM使用心血管的藥物者佔20%左右,而ACE使用statin比例,抗血小板藥物比例皆超過90%。這些研究對象的差異,都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不同。
在過往的研究中,發現飯後高血糖的現象,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然而,針對飯後高血糖的治療,並無法顯示出一致性的結論認定,降低飯後高血糖的治療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在著名的UKPDS研究中,使用acarbose 100mg照三餐治療,雖然能夠降低醣化血色素,但是無法降低心血管疾病或是小血管病變。在ABC研究,使用AGi類的Voglibose,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病患再發的機率。但是在NAVIGATOR研究中,刺激胰島素分泌的Nateglinide,無法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這也許暗示著,針對飯後高血糖的治療,並無法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然而,在研究中雖然無法看到acarbose直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但是,罹患糖尿病本身,就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再上升。因此,acarbose透過延緩糖尿病的發生率,在長期來說仍然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結論
針對已有冠心症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患者,使用acarbose 50mg無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但是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