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agliflozin如何改善心腎結果?有各種解釋
去年九月歐洲糖尿病學會的年會上,EMPA-REG的研究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好處。這個月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年會上,EMPA-REG的研究發表了進一步的研究成果,根據後續分析顯示,Empagliflozin具有保護腎臟的效果。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各方學者提出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為何Empagliflozin有保護心腎的好處。
去年九月歐洲糖尿病學會的年會上,EMPA-REG的研究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好處。這個月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年會上,EMPA-REG的研究發表了進一步的研究成果,根據後續分析顯示,Empagliflozin具有保護腎臟的效果。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各方學者提出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為何Empagliflozin有保護心腎的好處。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分成大血管病變和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心肌梗塞,中風,周邊血管阻塞疾病等,小血管病變包括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和神經病變。過往的研究指出,早期且積極的糖尿病治療,可以預防小血管病變的發生,減少五年十年之後發生洗腎,失明等造成身體失能的狀況。但是對於大血管病變的發生,積極的糖尿病治療並沒有太大幫忙。減少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變的發生率,成為糖尿病治療在這幾年重要的議題。
過去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心血管疾病(註1)的高風險族群中,除了生活習慣改變外,藥物的介入,改善血脂血壓,能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對於中度風險的患者(每年發生率1%的風險),積極的介入,是否能夠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呢?5月26日發表於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HOPE-3(Heart Outcome Prevention Evaluation-3 trial)研究結果表示,透過藥物減少中度風險患者的血脂肪(低密度膽固醇)可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降低血壓並沒有辦法降低風險。
台灣有句諺語說,小時候的胖不是胖。但是越來越多證據證明,這句話是錯的。在本週出刊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年輕時的體重稍高,就會對未來成年時發生心血管死亡的機會增加。
西方有句諺語:一天一蘋果,可遠離醫師。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水果的確有預防疾病的效果。在這週出刊的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再次證明這個道理。
自從2008年Rosiglitazone這顆血糖藥被疑似有心血管風險的疑慮後,後續上市的血糖藥,都被美國FDA要求做心血管風險的評估,檢視是否會造成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的住院或是死亡的風險增加。
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月17日的線上發表論文中,討論了糖尿病用藥,Pioglitazone(Actos),使用在已發生過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TIA),同時伴隨有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的病人,做為預防再次發生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效果。
今天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歐洲糖尿病學會年會上,發表的第一個SGLT2抑制劑心血管安全研究報告:EMPA-REG,研究結果發現,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這顆藥,可以降低14%的整體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32%的整體死亡率,而且這樣的效果,在開始使用Empagliflozin的三個月就能看得。這在過去的糖尿病藥物的相關研究中,不曾有過的好成績。
最近七月份的著名醫學期刊,JAMA,發表了10年的觀察性研究,發現Pioglitazone與膀胱癌沒有關聯。這大概可以洗清Pioglitazone這顆藥在過去幾年間,被牽扯到膀胱癌的風光。TZD(Thiazolidinedione)藥物,在過去幾年間,不斷有負面的消息傳出,雖然後續的研究洗清了它們的冤屈,但是也讓這類藥物從二十年前的熱門議題,變成現在的冷門血糖藥物。
在4月中的FDA會議中,對於熱門的DPP4抑制劑,Saxagliptin和Alogliptin,提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