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危害年輕人的肝臟
在市面上吃得到的加工食品的「甜」,譬如果汁,碳酸飲料,手搖飲料等等,他們所使用的糖,多半是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來達到甜度的需求。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主要成分包括了葡萄糖和果糖。許多研究已經指出果糖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風),肥胖,糖尿病等等有關聯。最近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俗稱的脂肪肝)的年輕人攝取的果糖量越多,越容易造成慢性肝臟受損。
在市面上吃得到的加工食品的「甜」,譬如果汁,碳酸飲料,手搖飲料等等,他們所使用的糖,多半是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來達到甜度的需求。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主要成分包括了葡萄糖和果糖。許多研究已經指出果糖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風),肥胖,糖尿病等等有關聯。最近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俗稱的脂肪肝)的年輕人攝取的果糖量越多,越容易造成慢性肝臟受損。
斷食飲食是一個被廣為流傳,但是是否真的有好處卻尚未知道的一種特殊飲食法。最近一篇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論文指出,以一個月選連續五天做減少食物攝取的模擬斷食的方式為一週期,進行三個月,對於體重,代謝危險指標等,都有明顯改善。
在2月份的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屬於BMJ期刊體系)發表了一篇關於低醣高脂的回溯文章。這篇文章針對現有的低醣高脂飲食的科學性研究,從定義,臨床優缺點,可能的疑慮,做系統性的回溯。
許多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等等,都發現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疾病產生。這些因素包括了基因遺傳(用比較俗語的話叫體質),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肥胖等等。而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這些疾病與它們造成的併發症,是目前台灣十大死因的前幾名。他們不僅對病患的健康造成威脅,也對整個家庭帶來沈重的財政和生活壓力,同時也對國家的整體經濟和醫療體系造成嚴重衝擊。如果能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生率,將能有效促進個人和國家健康。上個月一份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即使是處於基因遺傳的高危險群患者,只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仍然能下降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第十一屆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地區(IDF-WPR)的年會和第八屆亞洲糖尿病學會(AASD)年會,於10月27日到30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在這種大型學術活動中,有很多將要發表的研究結果會在會議中呈現。將其中幾堂課內容整理,與大家分享。
所有糖尿病治療的前提,都是要求做飲食,運動,減重等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時進行藥物治療。通常醫護團隊在進行這些生活習慣的調整,是在每三個月的看診中進行一次至兩次的衛教。如果我們進行更積極的醫護團隊介入,能改善病患的預後嗎?發表在2016年美國糖尿病學會上的Look AHEAD追蹤結果告訴我們,積極的生活習慣介入沒有辦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但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先寫在前文,這篇研究的結果還不能作為一般人的飲食調整,更不能做為營養補充品的食用建議。任何人如果引用這篇研究結果或是本篇部落格文章作為營養補充品或是飲食建議,這是絕對錯誤的作法!
有許多病友常常會問,有甚麼方法可以治好糖尿病。答案其實是:有,但是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存在。糖尿病界著名期刊,Diabetes care,於3月21日的一篇線上發表論文指出,使用非常低熱量的飲食進行8周後,可以讓糖尿病治癒。但是他卻有許多特定的條件。
西方有句諺語:一天一蘋果,可遠離醫師。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水果的確有預防疾病的效果。在這週出刊的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再次證明這個道理。
我們都知道,高糖份和高脂肪的飲食對身體不好。但是,它是如何影響到身體呢?以中風為目地的研究(Reasons for Geograph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Stroke, REGARDS)的研究團隊在最近的肥胖研討會上,發表他們關於高糖高脂飲食與胰島素及高血壓之間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