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肆虐下,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管理
目前標準的妊娠糖尿病診斷方法,不管用一階式或是二街式診斷法,或是哪些孕婦該篩選,都必須讓孕婦喝糖水後,在醫療院所停留二到三小時做檢測,並且等到下一次門診看報告。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孕婦增加武漢肺炎(COVID-19)的感染機會。目前歐美國家因為疫情關係,該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呢?最近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學會期刊Diabetes Care的一篇論文,整理了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在這方面的替代方法。
目前標準的妊娠糖尿病診斷方法,不管用一階式或是二街式診斷法,或是哪些孕婦該篩選,都必須讓孕婦喝糖水後,在醫療院所停留二到三小時做檢測,並且等到下一次門診看報告。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孕婦增加武漢肺炎(COVID-19)的感染機會。目前歐美國家因為疫情關係,該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呢?最近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學會期刊Diabetes Care的一篇論文,整理了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在這方面的替代方法。
病患在醫療院所外的血糖值,對於糖尿病照護團隊有很大的幫助價值。照護團隊透過分析血糖值與生活習慣間的變動關係,調整用藥以及給予病患生活習慣上的建議。傳統的血糖紀錄,是由病患記錄在紙本上,在每次回診時再帶來醫療院所與照護團隊討論。隨著科技的進步,遠距血糖管理技術開始興起。隨著時代的演進,遠距血糖管理從早期的透過數據機與簡訊溝通,到現在變成病患端以智慧型手機,醫療院所端搭配網頁版血糖管理系統的方式。大型醫療院所,有足夠的資訊團隊能開發專屬的遠距系統。然而,基層的醫療院所,則多半是採用現成的商業軟體來進行。以我自己在基層院所來說,目前有看到三套的遠距血糖管理系統:慧康生技公司的智抗糖系統,華廣生技的Rightest Care,以及羅氏血糖機公司所出的遠距管理系統,恰好目前我所工作的幾間醫療院所,分別採用了前兩者的系統,而且羅氏的系統在市面上非常少見。在這邊分享智抗糖以及Rightest Care的使用經驗。
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流行,2014年資策會的調查就指出,國人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高達65%。智慧型手機上有這麼多app,是否有哪些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有幫助呢?
前天(4/8)的Yahoo新聞,有一則談起了遠距醫療的新聞:
smart醫療 漂洋過海也能照顧你
台灣糖尿病患逾150萬人,醫療總花費2009年突破1千億,占健保總支出22%,等於政府每日需花3億元治療糖尿病。推動遠距健康諮詢的彰基糖尿病醫院副院長謝明家感慨,健保花這麼多錢,但真正把血糖控制好的病患不到3成,醫師不斷加藥、換藥,病人吃一堆藥又沒改善,難道是在吃心酸?
謝明家表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慢性病患,都是拿慢性處方箋3個月回醫院看診,但平時血壓血糖偵測都要靠自己,遠距健康諮詢以「連續性、即時性、互動性」,給病患24小時隨身照護,真正協助病患做好健康管理,如今,智慧醫療服務對象甚至涵蓋對岸和遠在英國、美國、日本的台商。
進入行動裝置的時代,人手一機,也造就了臉書,Twitter,Line等社群媒體的風潮。糖尿病的醫護團隊要怎麼面對這股風潮?跟風一起使用?或是避而遠之?在今年三月倫敦舉辦的英國糖尿病專業會議有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