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連續血糖監控可能是未來性價比最好的組合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的缺乏,需要長期胰島素注射,以及長期血糖測量。目前的血糖監控,有使用指尖血做自我血糖監控,使用連續血糖監控;使用胰島素者有使用多段胰島素注射,以及使用胰島素幫浦等方式。根據今年四月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Diabetes Care的一篇由Dexcom贊助的DIAMOND研究顯示,針對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多段胰島素注射搭配連續連續血糖監控,在長期來說可能有最佳的性價比。


研究設計

這項研究針找了158名醣化血色素大於7.5%,使用多段胰島素注射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以2:1的方式分配到使用連續血糖監控以及多次指尖血測量(一天四次)方式,觀察六個月的血糖變化。同時使用QALYs量表來評估病患的生活品質改善。

研究結果

在六個月的時期,使用連續血糖監控的總花費(包含各種醫療花費)會高於指尖血測量組(11,032美元 vs 7236美元),最主要是連續血糖監控增加了2554美元的花費,然而使用連續血糖監控組的血糖試紙花費會低於多次指尖血測量(612美元 vs 750美元)。

使用連續血糖監控的組別,醣化血色素下降較多(-1.0 vs -0.04%),平均每日不嚴重的低血糖次數也較少(-0.12 vs -0.06),但是嚴重低血糖次數在統計學上無差異(2% vs 4%)。

在這個研究中的後續分析發現,透過良好的血糖控制,連續血糖監控組可以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次數,使病患的平均壽命增加0.72年。也能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0.54 QALYs)。而每一分的生活品質改善,需要花費98,108美元。

如果把連續血糖監控的使用時間,從每次7天延伸到10天(譬如現在的Dexcom G6),一年的連續血糖監控花費可以減少3,271美元,每一分的生活品質改善,可以減少到33,459美元。

討論

在傳統的第一型糖尿病病患照護上,必須使用多段的胰島素注射,搭配一天多次的血糖監控,以及糖尿病衛教等方式,來達到血糖控制。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無法達到量好的血糖控制。

連續血糖監控和胰島素幫浦,提供了這些患者新的治療方向。連續血糖監控透過安置在皮下,測量組織間液葡萄糖值的濃度,提供連續長時間的血糖值,以觀察血糖變化。胰島素幫浦透過安置在皮下的針頭,來提供持續性的胰島素注射。透過這兩種新機器,可以協助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血糖控制。

然而,這兩種器材的花費都非常的高,不管是機器本身單次購買的成本,或是長期耗材的成本,相當的昂貴,難以被廣泛使用。

但是,這篇研究指出,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透過連續血糖監控,可以達到較佳的血糖控制,進而減少未來併發症的發生。雖然短期的成本會增加,但是長期的併發症減少,生活品質改善等等,可能對病患以及保險公司帶來較少的未來花費。而更新,使用期間更長的連續血糖監控,可以近一步降低花費。

結論

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連續血糖監控,可以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增加壽命,但是醫療花費會增加。而使用單次時間更長的連續血糖監控機種,可以進一步減少這方面的花費。

參考資料

1. Cost-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or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 Compared With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the DIAMOND Randomized Trial
2. Medscape: CGM With Insulin Injections Could Be Cost-Effective in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