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對全球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威脅。在最近的分析報告指出,年齡越大,罹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罹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個案,罹患新冠肺炎後更容易因此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那麼,醫療團隊在照護糖尿病患者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Medscape最近有篇文章是南加州大學的糖尿病教授Anne L. Peters以個人觀點討論新冠肺炎與糖尿病患者的關係。在這邊做簡單的翻譯以及討論。
糖尿病與罹病的嚴重程度
目前已知罹患有糖尿病患者,罹患新冠肺炎更容易導致重症以及死亡。而過去的研究顯示,越高的血糖,越容易抑制白血球功能。因此,血糖控制越差的患者,發生感染的疾病時,死亡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測,血糖越高者,罹患新冠肺炎可能更加嚴重。而共病症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因為伴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是腎臟病,這些也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因子,有可能死亡率越高。
但是不同類別的糖尿病,譬如第一型糖尿病或是第二型糖尿病,對於新冠肺炎是否有不同的影響,目前尚未有資料。
糖尿病患者罹病時的注意事項
Peters教授將罹患新冠肺炎者分成輕症,中等嚴重以及重症,輕症者完全沒有症狀或是只有輕微症狀,中等嚴重者會有明顯症狀,譬如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但是不需要住院治療,重症者需要住院治療,甚至需要到加護病房治療。
中等嚴重以上者,因為有發燒,食慾不振等現象,容易導致脫水。而脫水又可能導致休克,高血糖等不良預後。因此,Anne教授特別提醒,要鼓勵這些患者補充水份。
糖尿病患者的藥物調整
糖尿病患者發生感染時,容易產生酮酸中毒的風險。而SGLT2抑制劑會增加酮酸中毒的風險。Peters教授有一位瘦身形的糖尿病患者在罹患新冠肺炎後發生酮酸中毒。因此,Peters教授提醒所有使用SGLT2抑制劑的糖尿病患者,不論是第二型或是第一型,在確診新冠肺炎後,要注意酮酸中毒風險:停止使用SGLT2抑制劑,或是使用尿酮試紙來監測是否有血酮產生。甚至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教導如何處置酮酸中毒。
因為病患有可能低血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或是胰島素刺激物(SU或是Glinide類)時要適時減量甚至調藥。如果病患胃口不佳而且有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可以先暫停一兩週時間再重新使用。
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注意事項
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或是使用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Peters教授建議住院時最好自備胰島素注射的配件,可以自行施打。這是因為護理人員需要穿脫個人防護裝備,非常耗時間。如果病患可以自行操作,可以節省時間。
因為新冠肺炎住院需要隔離,與糖尿病照護相關的裝置,譬如充電線,血糖機等,最好準備好。不要再讓家人帶來。
而糖尿病患在新冠肺炎期間,最好與原來的糖尿病團隊做溝通,適當的調整用藥以及補充水份。
個人意見
目前台灣地區的新冠肺炎個案仍然很少,我個人完全沒有相關的照護經驗。Peters教授提供的意見,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去照護糖尿病患者。另外,最近有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為害怕到醫療院所而沒有定期回診拿藥,甚至延誤就醫。在這部分要特別小心。因為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更容易發生感染或是感染時死亡率更高。因此,仍然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時回診就醫取藥。但是可以用調整就醫頻率,遠距衛教等方式,減少病患回診次數,同時達到病患的血糖控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