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照護團隊如何面對社群媒體?

進入行動裝置的時代,人手一機,也造就了臉書,Twitter,Line等社群媒體的風潮。糖尿病的醫護團隊要怎麼面對這股風潮?跟風一起使用?或是避而遠之?在今年三月倫敦舉辦的英國糖尿病專業會議有深入的討論。

對於醫師端來說,社群媒體的發達,讓醫師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病患,從病患上學習。在Mobile01上有一篇「被判定糖尿病」就是很好的案例,在這串長達近2000個回覆的討論串中,發起文章的患者分享了自己從剛開始診斷糖尿病,用藥狀況,困惑,到最後遵從醫囑達到良好血糖控制的過程。醫護團隊由對話中可以學習到如何處理病患的焦慮不安,教導病患面對糖尿病。這也是為什麼病患是醫師最好的老師的經典案例。

醫護團隊在利用社群媒體與病患互動時,也要小心避免給予過度特殊的建議,以免其他患者誤以為可以通用。同時醫護團隊應避免做出錯誤行為,譬如說告知病患要戒酒,但是醫護團隊把喝酒的照片放上臉書/Twitter。

社群媒體的發達,讓醫護團隊可以吸收到最新的知識。重量級的期刊,包括了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以及醫學會,如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等,在臉書,Twitter上皆有成立粉絲團等,分享期刊最新資訊,甚至採取問答方式來讓參與者進行討論。這對臨床工作者來說,是進步的來源。

對患者來說,社群媒體的發達,也讓患者更容易找到支持團體。以第一型糖尿病來說,患者在罹病初期常常面臨恐慌,害怕,逃避面對疾病等現象。透過病友團體的支持,可以降低這些不安的情緒,讓患者更能面對疾病。而社群媒體的發達,讓這些病友更容易彼此交流獲得資訊。在國內,也有相關的病友團體,如康泰糖尿病社團

在重視社群媒體同時,也要小心網路帶來的副作用。在網路上最困擾的是,可信的資訊不容易確認,Google可以獲得許多資訊,但是夾雜著許多的錯誤資訊,容易會誤導病人。病人常常相信Dr. google的話而去質疑醫護團隊的處置。因此醫護團隊也要小心這些錯誤資訊帶來的影響。最近在網路上有篇健身的文章,也提出了這種很無奈的狀況:我希望這是最後一篇關於瘦身部落客爭論的文章

糖尿病照護團隊在面對社群媒體時,應審慎評估其優缺點,並小心使用。在適當的使用社群媒體下,糖尿病照護團隊可以更了解病患狀態,同時獲得新知。而病人可透過社群媒體獲得資訊和病友支持。

資料來源

1. Medscape: Social Media Use in Diabetes: A Fad, or Here to St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