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於糖尿病的預防部分,建議在糖尿病前期要積極預防,避免走向糖尿病的程度。但是在最近線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ARIC研究分析指出,高齡(71到90歲)糖尿病前期者,平均6.5年的追蹤顯示,只有少部分患者演變為糖尿病患者,死亡比例比演變到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還更高。針對這群患者,可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
ARIC是一個針對社區的粥狀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追蹤(Atheroscl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的長期追蹤研究。在3年前於Lancet Public Health曾發表碳水化合物與死亡率的相關研究。近期,研究者將ARIC追蹤對象中,於2011年到2013年之間年齡為71到90歲,觀察其在2016年到2017年之間的血糖變化。研究者照美國糖尿病學會定義醣化血色素5.7到6.4%為前期,6.5%以上為糖尿病;空腹血糖100到125mg/dL為空腹血糖異常,126mg/dL以上為糖尿病。
在2011年到2013年之間,總共有3412名患者在71到90歲之間,到了2016到2017年之間的追蹤,平均追蹤時間為6.5年。其中44%(1490人)符合醣化血色素在5.7到6.4%,59%(1996人)為空腹血糖異常,73%符合醣化血色素偏高或是空腹血糖異常的任一條件。在醣化血色素異常的1490名患者中,有9%(97人)演變為糖尿病,有 13%(148人)恢復到正常血糖範圍,有19%(207人)死亡;在空腹血糖異常的1996人,有8%(112人)演變為糖尿病,44%(647人)恢復到正常血糖範圍,有16%(236人)死亡。
對照部分,在醣化血色素小於5.7%者,有17%(239人)進展到5.7到6.4%,3%(41人)演變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小於100mg/dL者,有8%(80人)進展到空腹血糖異常,3%(26人)演變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未來有極高機會演變為糖尿病。在2021年美國糖尿病治療指引中提到,醣化血色素在5.7到6.4%者,未來五年有25到50%演變為糖尿病。在DPP的2.8年追蹤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未做積極介入,每100人年會有11個新生糖尿病個案。而積極的生活習慣介入加上減重,或是藥物介入,可以降低演變為糖尿病的風險。然而,這些研究結果多半集中在中老年人,對於超齡老人的研究非常少。無法知道這些研究結果是否適用在高齡患者。
由上述的資料可看到,在年齡70歲以上的患者,從正常血糖演變到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演變到糖尿病的比例相對於死亡來說低很多。這些患者並不需要做積極生活習慣介入或是藥物介入來避免糖尿病發生,更重要的可能是在於死亡因子的預防,以及健康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