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北因為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有無發現體重因為活動量減少而開始逐步上升,考慮減重呢?
不管哪種減重法,在初始快速減重後,很常遇到一年後復胖的問題。這個月初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針對肥胖的患者,在使用非常低熱量飲食快速減重後,使用運動,減重針劑Liraglutide,或是合併治療運動搭配減重針劑,都可以達到維持不復胖的目的。單純使用運動有改善心肺體適能好處,減重針劑有降低醣化血色素,合併治療同時具有兩者好處而且能達到更多的體重下降。
研究設計
這個研究挑選18到65歲,體重定義在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介於32到43),排除糖尿病患者。這項研究由諾和諾德公司贊助,
所有患者先進行劍橋體重計畫(Cambridge Weight Plan),使用非常低熱量飲食,每日攝取800大卡,進行8周,有達到減少5%以上體重者,再進入下一階段介入。
在第二階段的介入,隨機分成四組:安慰劑組搭配一般活動(以下簡稱安慰劑組),運動搭配安慰劑組(以下簡稱運動組),一般活動搭配Liraglutide(以下簡稱針劑組),以及運動搭配Liraglutide(以下簡稱合併介入組)。四組實驗者都接受12堂個人化的諮詢,包括體重和飲食的建議。運動組以及合併介入組,都建議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是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或是等同上述強度的合併運動。而運動的強度是透過心律監測來評估是否達標,運動的種類可由實驗者來選擇。安慰劑組以及針劑組則在實驗者能忍受下每週上調0.6mg至每日最高劑量3.0mg。
主要預後為從隨機分派後52周的體重變化量。次要預後包括體脂改變比例,體重變化量,以及相關的代謝健康指標。
研究結果
這個研究在疫情發生前,於2016年8月到2019年11月,於丹麥的Hvidover醫院和哥本哈根大學執行(因為背後支持的諾和諾德公司大本營就在丹麥)。一開始有215名患者進行劍橋減重計畫,195名達到減少5%以上的體重,進入後續的隨機分派。總共有85%患者完成研究,安慰劑組,運動組,針劑組,和合併介入組,完成研究者分別有82%(40/49),83%(40/48),84%(41/49),92%(45/49)(括號內為完成研究/進入研究人數)。
在劍橋體重計畫的八週,患者平均減少13.1kg體重(95% CI: 12.4 to 13.7),或是換算12%的體重下降。在隨機分派後的醫囑遵從度部分,運動組平均每週運動118±74分鐘,平均心跳達到最大心跳78±4%,合併介入組則為平均每週111±73分鐘,平均心跳達到最大心跳79±5%。運動組和合併介入組分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19±70%和113±71%的運動量。兩組的運動頻率分別為每週2.5次和每週2.4次,其中約1/3是採取團體運動模式,剩下2/3是個人單獨運動。針劑部分,針劑組使用每日2.8±0.4mg,合併介入組使用2.8±0.7mg。而安慰劑組使用符合體積的每日2.9±0.4mg,運動組使用2.6±0.9mg安慰劑劑量。
主要預後
在隨機分派後的52週,安慰劑組平均增加6.1公斤體重,運動組平均增加2.0公斤體重,針劑組平均減少0.7公斤體重,合併介入組平均減少3.4公斤體重。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組平均減少4.1公斤體重(95% CI: -7.8 to -0.4, p=0.03),針劑組平均減少6.8公斤(95% CI: -10.4 to -3.1, p<0.001),合併介入組平均減少9.5公斤體重(95% CI: -13.1 to -5.9, p<0.001)。與運動組相比,合併介入組減少5.4公斤體重(95% CI: -9.0 to -1.7, p=0.004),與針劑組相比,合併介入組減少2.7公斤體重(95% CI: -6.3 to 0.8, p=0.13)。
與劍橋體重計畫執行前相比,安慰劑組,運動組,針劑組和合併介入組,分別有70%,80%,88%和87%減少5%以上體重,減少20%以上體重的比例,分別為2%,18%,22%,33%。
體脂變化
在隨機分派後52週,安慰劑組平均增加0.4%體脂,運動組平均減少1.8%體脂,針劑組減少1.6%體脂,合併介入組減少3.5%體脂。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組減少2.2%體脂(95% CI: -3.8 to -0.7%, p=0.004),針劑組減少2.0%體脂(95% CI: -3.5 to -0.6),合併治療組減少3.9%體脂(95% CI: -5.4 to -2.5)
健康方面相關指標
在淨體重(除脂肪體重)部分,安慰劑組於52週後增加2.9公斤,運動組增加2.1公斤,針劑組不變,合併介入組增加0.5公斤;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組減少0.8公斤淨體重,針劑組減少2.9公斤淨體重,合併介入組減少2.4公斤淨體重,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沒有改變淨體重,而針劑和合併介入組顯著改變淨體重。
心肺體適能部分,安慰劑組於52週後減少0.4mL/min-kg,運動組增加3.5mL/min-kg,針劑組增加1.1mL/min-kg,合併介入組增加4.8mL/min-kg;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組增加3.9mL/min-kg,針劑組增加1.6mL/min-kg,合併介入組增加5.2mL/min-kg,與安慰劑組相比,針劑組沒有改變心肺體適能,而運動組和合併介入組有改變心肺體適能。
在醣化血色素部分,安慰劑組在52週增加0.8mmol/mol(換算台灣常用的DCCT單位為0.07%),運動組增加0.6mmol/mol(0.05%),針劑組減少1.4mmol/mol(0.18%),合併介入組減少0.9mmol/mol(0.08%);與安慰劑組相比,運動組減少0.3mmol/mol(0.03%),針劑組減少2.2mmol/mol(0.20%) ,合併介入組減少1.8%(0.16%),運動組與安慰劑組相比,醣化血色素無顯著差異,但是針劑組和合併介入組有顯著差異。
討論
這篇研究在去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線上發表初步的成果:減重針劑搭配運動能維持不復胖,於最近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做正式的成果發佈。在初始進行非常低熱量飲食法8週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要避免一年後復胖:單獨使用飲食控制,會增胖6.1公斤,使得一年維持體重減少約7%左右,而在飲食的基礎之上,單獨使用運動或針劑,都能避免復胖。單獨使用運動,可以避免肌肉流失,增加心肺功能;單獨使用針劑可以下降更多體重以及下降醣化血色素。合併使用運動和針劑,則同時合併上述好處,而且能達到更近一步的體重下降。
非常低熱量飲食法,在過去的研究發現能達到緩解糖尿病的好處,減重越多,越能達到更好的緩解糖尿病效果。
但是復胖這件事,是所有的減重方法都會遇到的問題。積極的生活習慣介入,可以降低復胖的比例,但是要介入較多的資源,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包括健身教練教導,評估,定期且頻繁的回診)。而藥物花費較貴,但是投入的資源可以較少(較不需要積極回診,不需要太多醫療人力投入)。這篇研究說明使用藥物介入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但是從其他健康方面指標可以看出,運動和藥物在相關指標各有不同的好處,能合併介入,效果更好。
目前GLP1受體促效劑在台灣有上市的包括了Liraglutide(Victoza,Saxenda),Semaglutide(Ozempic),Dulaglutide(Trulicity),Soliqua(含長效胰島素和GLP1受體促效劑Lixisenatide),而Exenatide(Byetta)和長效型Exenatide(Bydureon)雖然曾經上市但是目前市面上已經很少看到了(不確定還有無銷售)。其中Liraglutide完成相關減重研究,並且獲得台灣,美國,歐盟等國食藥署核准,以Saxenda藥名取得減重適應症;而Victoza則取得糖尿病治療適應症,但是Saxenda和Victoza兩隻的內含物成分一模一樣。Semaglutide以一系列STEP研究做減重方面的效果評估,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和JAMA等頂級醫學期刊,並且向美國食藥署申請減重適應症,但是尚未獲得許可。而Liraglutide和Semaglutide作為減重用途的使用劑量是比作為血糖治療用途的劑量要來的高,Luraglutide作為減重劑量每日最高可達3.0mg,作為血糖治療最高每日1.8mg;Semalgutide作為減重劑量每週最高2.4mg,作為血糖治療最高每週1.0mg。而Dulaglutide有做高劑量在減重方面的成效評估,但是不如預期理想,因此沒有進一步研究。而這個研究以Liraglutide作為研究介入的針劑,是因為Liraglutide已核准做減重使用。但是Semaglutide在減重研究成果看來比Liraglutide更好,如果改用Semaglutide做類似的結果,結論可能不一樣。
研究對象限制在18到65歲,無法推測在老年或是青少年是否適用。而且研究時排除糖尿病患者,無法知道在糖尿病患或是特殊族群是否適用。
而此篇討論,僅以論文結果加上相關研究做討論,不涉及單一個人的減重計畫。病患的個人減重計畫,仍需要視病患年齡,共病症,目前的生活狀態,可接受的花費以及生活習慣等,訂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
結論
針對肥胖的患者,在使用非常低熱量飲食快速減重後,使用運動,減重針劑Liraglutide,或是合併治療運動搭配減重針劑,都可以達到維持不復胖的目的。單純使用運動有改善心肺體適能好處,減重針劑有降低醣化血色素,合併治療同時具有兩者好處而且能達到更多的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