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aglutide引起視網膜病變機率增高的新解釋

去年發表的GLP1受體促效劑Semaglutide的上市前研究,SUSTAIN-6的報告指出,對於高心血管風險的糖尿病患者,Semaglutide可以降低26%的整體心血管發生率,但是會增加視網膜病變惡化的風險高達76%,在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可參考糖尿病筆記過去的文章(Semaglutide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現在正在舉行的201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研究者認為,視網膜病變惡化增加的可能原因在於1. 原先血糖就控制不佳;2. 原先就已經有視網膜病變;3. 血糖下降過快。



在GLP1受體促效劑的另一個相似成分,Liraglutide的相似研究LEADER研究中,Liraglutide會輕微但無統計上明顯差異的增加視網膜病變風險(HR: 1.15,p=0.33)。

研究者在SUSTAIN的研究中,將79名於研究前就已經確定有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不列入研究,結果發現,其他的患者使用Semaglutide並不會增加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而這79名確定有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做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他們的糖尿病罹病時間較長,已有17.5年(研究族群平均罹病13.9年),平均的醣化血色素較差(9.4%,研究族群平均8.7%),較多比例使用胰島素(75.9%,研究族群平使用比例為58.0%)。

另外,研究者也發現,Semaglutide相較於Liraglutide會下降較多的醣化血色素。如果將SUSTAIN-6的研究中,糖化血色素的下降比例作區分,醣化血色素下降比例越高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機率也越高,醣化血色素下降比例少者,視網膜病變發生率會較低。這樣的結果在使用Semaglutide或是安慰劑的族群都有一樣的觀察。

因此,SUSTAIN的研究者認為,SUSTAIN-6的研究中,視網膜病變會發生或是惡化的風險增加,可能不是藥物所造成,而是與病患原先的狀況,以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關。而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來推測在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原先有視網膜病變,或是高血糖的患者,在下降較多的血糖時,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或是惡化的機率會增加。

目前已上市的GLP1受體促效劑,包括了一天兩次的Exenatide(Byetta),一天一次的Liraglutide(Victoza),一週一次的Exenatide extended-release(Bydureon)以及Dulaglutide(Trulicity)。而Semaglutide是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新的GLP1受體促效劑,特點在於一週一次注射,同時目前的研究顯示他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目前Semaglutide已經進到第三期的研究,將有機會在未來的幾年內上市。這次的研究結果,也將對Semaglutide未來的上市與否以及推廣使用有影響。

參考資料

1. New SUSTAIN-6 Data Could Explain Retinopathy Wors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