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諺語:一天一蘋果,可遠離醫師。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水果的確有預防疾病的效果。在這週出刊的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再次證明這個道理。
這項中國所做的研究,收集了10個地方,總數512,891人,介於30~79歲之間的中國人,排除掉之間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已經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總共觀察了320萬人-年的期間。收集這些人的飲食習慣,其中將分成每天吃新鮮水果,每周4~6天吃新鮮水果,每周1~3天吃新鮮水果,每月吃一次,和幾乎不吃水果的5個族群。
隨著水果攝取量越多,心血管發生率下降
水果攝取量增加,對於體重和腰圍有負面影響,但是可以下降收縮壓和血糖
結果發現,在排除其他相關的抽菸,喝酒等因素後,相較於不吃水果的族群,每天吃水果的人,可以降低4毫米汞柱的收縮壓,降低9mg/dL的血糖。每天吃水果的人,減少了40%的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25%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34%的缺血性中風風險,36%的出血性腦中風風險。而且風險的降低,與吃水果的頻率有明顯相關。
這篇文章相較於歐美的西方國家研究來說,更加明確的指出水果與預防心血管疾病之間明顯的關聯。同時也是第一篇指出水果與預防出血性腦中風的關聯。這中間的機轉可能是因為水果富含纖維,維生素,鉀離子,抗氧化劑等等,這些都可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但可惜的是這篇文章並沒有深入分析水果的種類和水果總量與這些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也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