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肆虐下,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管理

目前標準的妊娠糖尿病診斷方法,不管用一階式或是二街式診斷法,或是哪些孕婦該篩選,都必須讓孕婦喝糖水後,在醫療院所停留二到三小時做檢測,並且等到下一次門診看報告。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孕婦增加武漢肺炎(COVID-19)的感染機會。目前歐美國家因為疫情關係,該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呢?最近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學會期刊Diabetes Care的一篇論文,整理了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在這方面的替代方法。



目前英國,加拿大和澳洲提出了緊急的建議或是替代方案,目的在減少OGTT的需求,以及懷孕中和產後的門診需求。這些國家的共同建議是,如果在懷孕初期醣化血色素>=5.9%,即可確認妊娠糖尿病。

在英國部分,英國在疫情之前,建議高風險的孕婦做糖水建議。而在疫情中的修改建議,針對高風險孕婦,如果醣化血色素>=5.7%或是空腹靜脈血糖>=5.6mmol/L(台灣常用的單位101mg/dL),或是隨機靜脈血糖>=9.0mmol/L(台灣常用的單位162mg/dL),可確診妊娠糖尿病。

在加拿大部分,在疫情前建議先以50克糖水篩選,如果一小時血糖介於7.8到11.0mmol/L(140.4~198mg/dL),再做75克糖水檢測確診。而修改的建議認為如果醣化血色素>=5.7%或是隨機靜脈血糖>=11.1mmol/L(200mg/dL),則確診妊娠糖尿病。

在澳洲部分,在疫情前建議所有孕婦做75克糖水檢測。修改的建議沒有包含醣化血色素建議,但是如果空腹血糖>=4.7~5.0mmol/L(85~90mg/dL)則建議做糖水檢測,如果空腹<4.7mmol/L(85mg/dL)可排除掉妊娠糖尿病,大於92mg/dL則確診妊娠糖尿病。同時,如果前一胎已經確診妊娠糖尿病,則這一胎就不用做糖水檢測,直接認定有妊娠糖尿病。而產後的糖水檢測追蹤,除非疫情延緩或是懷有下一胎,否則都應該延後檢查。

從這三個國家的修改建議來看,最主要是拉高檢測的特異性(specificity)更甚於敏感性(sensitivity),因此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者,通常已經較嚴重需要積極介入,但是有可能會有較輕微的妊娠糖尿病者在這樣的修改建議下被忽略而沒有診斷出來。而且上述的建議是專家意見,沒有嚴謹的實驗去驗證上述的建議是否合宜。因此,需要更多的資料和回饋來做這方面的修正。

而英國和加拿大同時也建議在疫情期間針對妊娠糖尿病以及產前照護,在可行的狀況下盡量以遠距醫療取代面對面照護。不過,目前尚未有資料發現孕婦相較於其他族群更容易被感染武漢肺炎,目前也沒有垂直感染的證據。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針對武漢肺炎疫情下的妊娠糖尿病照護有相關建議。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的診斷條件,空腹靜脈血糖>=5.1mmol/L(92mg/dL)可診斷超過一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因此,單用空腹血糖檢測,可以減少孕婦接觸病毒的風險又可以診斷多數的患者。

以台灣目前已經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土案例來說,與歐美多數國家處於封城來說,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短時間內,暫時不需要考慮到這些替代的診斷和管理。但是,上述的建議,可以作為萬一台灣發生疫情時,相關的專業醫學會如何提出建議和治療的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

1.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