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糖尿病衛教學會-妊娠糖尿病的相關研究

糖尿病衛教學會在7月7日至8日舉辦2018年度年度,其中在7日下午有一個課程,討論妊娠糖尿病相關的議題。這堂課程,邀請了西太平洋地區四地鑽研妊娠糖尿病的醫師,針對不同面向做深入的討論。


Section 1: Diagnosis of GDM in Early Pregnancy

這堂課是由來自雪梨的Royal Prince Alfred醫院的Jencia Wong臨床副教授。談論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問題。

在目前美國糖尿病學會對於懷孕中的高血糖部分,建議針對高風險孕婦,在初期先做一般糖尿病篩選,如果不符一般的糖尿病診斷條件,在懷孕24到28週時,進行口服葡萄糖水測試,判斷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然而,如果在懷孕初期血糖偏高但是未到糖尿病診斷條件,目前美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並沒有特別的建議。

Jenci教授指出,在24至28週之前,如果是高風險群,即可先做OGTT檢測,判斷是否符合妊娠糖尿病診斷條件。這種狀況,叫做懷孕早期的妊娠糖尿病(GDM in Early Pregnancy)。根據截至目前的研究,診斷為「懷孕早期的妊娠糖尿病」,相較於正常的孕婦,有較多不良的懷孕併發症。

然而,目前的一些研究指出,針對「懷孕早期的妊娠糖尿病」介入治療,無法減少這些併發症發發生率。 但是,透過飲食,某些腸內菌補充,營養補充等等,有可能降低「懷孕早期的妊娠糖尿病」發生。

Section 2: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這堂課由台灣大學醫院的李弘元臨床助理教授演講。談論懷孕中血脂的變化。

在懷孕過程,胎兒前六個月的血液膽固醇是由孕婦提供,在六個月後逐漸改為胎兒自己製造。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孕婦,有較高的三酸甘油脂,較高的低密度膽固醇,以及較低的高密度膽固醇;第二型糖尿病孕婦,有較高的三酸甘油脂以及較低的高密度膽固醇;妊娠糖尿病孕婦在三個孕期有三酸甘油脂。肥胖的孕婦,有較高的三酸甘油脂,非常低密度膽固醇,以及較低的高密度膽固醇。

較高的三酸甘油脂,容易造成大於胎齡週數(LGA)狀況。血脂異常也與懷孕中的子癇前症有關。同時高血脂也對孕婦在產後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以及小孩日後的粥狀硬化風險增加。

目前膽固醇治療的用藥,Statin,在懷孕中建議等級為X,可能有畸胎風險。然而,根據目前一些小型研究指出,Pravastatin在特殊狀況的孕婦中使用反而可以減少不良預後。而Fibrate類藥物可能能減少懷孕中急性胰臟炎風險。而omega-3的補充與血漿置換,目前沒有太多相關研究。

Section 3: Type 2 Diabetes in Women with Previous Gestational Diabetes

這堂課由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的Hak Chul Jang內科教授演講。討論妊娠糖尿病孕婦與日後糖尿病的關聯。

目前已知妊娠糖尿病孕婦,在日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較高。產後的體重變化,肥胖,家族史等等,有許多因素影響日後變成糖尿病的風險。

Troglitazon(已下市),Pioglitazone,Metformin,生活習慣介入,飲食介入,運動介入等等,可以預防妊娠糖尿病轉變為糖尿病的發生率。

而目前已知,某些基因的變異,與妊娠糖尿病或是日後轉變為糖尿病有關。

Section 4: The Effect of Maternal Glycemia on Their Offspring

這堂課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及新界東聯網婦產科Wing-Hung Tam教授演講。主要討論懷孕中的高血糖對於後代的影響。

目前發現到,懷孕中的飲食改變(高脂飲食)可能會透過小孩的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影響後代的身體健康。而懷孕的高胰島素血症也和後代在青少年期的血管硬化有關。

而一些健康飲食法,譬如改變到健康的飲食習慣,德舒飲食(DASH),地中海飲食,能夠改善相關風險。

補充

以上是我在這堂妊娠糖尿病相關討論的課程,所做的快速筆記。如果有誤,也請更正。希望透過這樣的經驗分享,提升台灣在妊娠糖尿病的照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