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糖尿病治療的前提,都是要求做飲食,運動,減重等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時進行藥物治療。通常醫護團隊在進行這些生活習慣的調整,是在每三個月的看診中進行一次至兩次的衛教。如果我們進行更積極的醫護團隊介入,能改善病患的預後嗎?發表在2016年美國糖尿病學會上的Look AHEAD追蹤結果告訴我們,積極的生活習慣介入沒有辦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但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研究設計
Look AHEAD針對美國中老年(45-74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有過重或是肥胖體質,分成一般控制組和積極控制組。除了生活習慣介入外,同時也進行藥物治療。
一般控制組在平常的醫療照護外,會有一年三次,針對運動,飲食和社會支持的團體衛教活動。
而積極控制組別,針對飲食的熱量和體適能特別加強衛教。在實驗的前六個月,每個月有三次的團體衛教,一次的個別衛教,第7至12個月每個月有兩次團體衛教和一次個別衛教,第二到四年都是每個月至少一次看診,然後提供積極的接觸(電話,E-mail等),四年之後每月一次看診,和一次鼓勵的營隊活動。
研究結果
這個研究追蹤使用一般控制和積極控制組別,在長期之下,心血管死亡,非致命的心肌梗塞,非致命的中風,或心絞痛住院的比例是否有差別。但可惜的是,在追蹤9.6年後,因為兩組的結果差異很小,而停止研究。關於這部分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13年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這部分的報告可參考我的之前文章:積極減重與運動無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預後?
然後,後續的追蹤發現,積極控制組在研究後一年減少8.6%體重,在研究結束時減少6.0%體重,一般控制組在研究一年後減少0.7%體重,研究結束時減少3.5%體重。
積極控制組除了體重明顯下降外,在體適能的部分,憂鬱症狀,情緒動機等等,有明顯的改善,而且這樣的改善延續到8年以上的時間。
結論
Look AHEAD的研究結果指出,針對過重或是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更積極的衛教介入,鼓勵患者減少熱量攝取和鼓勵運動,並沒有辦法改變長時間的心血管預後,但是可以改善患者的體重,體適能,生活品質等,而後者的改變可以持續近10年。
回過頭看台灣的健保給付,目前健保的給付,除了一般門診的診療費外,僅針對已收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系統的患者,有少量的給付,來支付營養師與糖尿病衛教師的費用。然而這樣的給付並不足以提供如Look AHEAD研究所做的積極介入的衛教支出,甚至連一般控制組的照護水準都不一定能達到。
然而,在糖尿病的治療部分,運動一直都是很有效的治療方式。台灣與美國的糖尿病學會皆建議一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與一週至少2次的阻力訓練。然而,美當國已經有部分醫療保險給付醫師開立運動處方,來鼓勵患者利用運動的方式治療/預防疾病時,台灣的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仍然是被視為須由患者自願去運動,而不是由醫療機構或是保險公司去鼓勵患者運動。這樣的差異,也許大大影響了台灣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意願。
台灣的健保署以及提供醫療保險的公司,應該認真考慮以保險公司出錢補助醫療院所開立運動處方的方式,來促進患者的體適能,生活品質等,來達到雙贏的目的。
參考資料
Medscape: Look AHEAD Lifestyle Regimen Ups Quality of Life in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