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斷食法與持續低熱量飲食法對第二型糖尿病的體重與血糖控制影響

這幾年,除了生酮飲食外,間歇斷食法(一週中有一到兩天減少明顯熱量攝取)廣受許多「身體駭客」以及生酮社團的喜好。然而,間歇斷食法是否對健康有好處呢?最近一篇發表在七月份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間歇斷食與持續低熱量飲食法,兩者的控糖效果差不多,但是間歇斷食法對於體重似乎有較好的效果。


研究設計

這項研究找了137名有第二型糖尿病,身體質量指數(BMI>=27kg/m^2),在其他方面相對健康的病患。這些對象平均年齡61歲,平均醣化血色素為7.3%,平均BMI 36 kg/m^2。

在間歇斷食法組別,在一週有兩天採斷食法,每日攝取500到600卡熱量,但至少有50克蛋白質攝取。另外五天照一般飲食。一週共攝取11,500卡熱量。

在持續低熱量飲食法組,每天攝取的熱量減少到1200到1500卡,其中30%蛋白質,45%醣類,25%油脂,一整週總共10,300卡熱量。

兩組在前三個月,皆每兩週回營養師門診追蹤,三個月後,每2到3個月回診追蹤。在每次門診追蹤,營養師會評估病患的血糖控制狀況,體重,飲食狀況是否符合清單建議。

在研究中,絕大多數患者有使用Metformin(65%)。而容易低血糖的Sulphonylurea(22%)以及胰島素(20%)也佔了一定比例。DPP4抑制劑(15%),SGLT2抑制劑(6%),GLP1類似物(4%)相對較少。

因為在實驗中發生低血糖事件。因此當病患剛進入實驗時,醣化血色素小於7%,就停止使用胰島素和Sulphonylurea;如果介於7%到10%之間,在斷食日停止使用Sulphonylurea;斷食日前一天停止長效胰島素。

研究結果

在12個月的期間,完成間歇斷食和持續低熱量飲食法差不多(73% vs 69%)

在血糖部分,間歇斷食法與持續低熱量飲食法減少的醣化血色素差不多(0.3% vs 0.5%)。在體重部分,間歇斷食減少較多體重(6.8公斤 vs 5公斤)但是在統計學上無差異。在空腹血糖,血脂,藥物劑量改變上,兩種飲食法沒有太大差異。

討論

這項研究可以說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間歇斷食法,與持續低熱量飲食法,效果差不多。是可以進行的一種飲食法。然而,使用Sulphonylurea或是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間歇斷食法者,要調整藥物,避免低血糖事件。

然而,這個研究法,並不代表能夠適用在所有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為這個研究中,所有實驗對象在前三個月,每兩週回診一次,這遠比一般的門診追蹤頻率更高。因此,此研究的降糖,減重效果,未必適用在一般的門診病患。

有趣的點,在於這些患者每兩週回診一次,但是兩種飲食法,能持續到一年比例者,大約只有7成上下,有3成患者無法持續到一年期。

以個人觀點來說,這個研究代表間歇斷食法能作為一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法的替代飲食法。但是間歇斷食法並沒有勝過其他飲食法。而選擇哪種飲食法,仍然得依據病人的個別飲食習慣,與病患討論後實行,建立長期可行的生活習慣調整。

結論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間歇斷食與持續低熱量飲食法,兩者的控糖效果差不多,但是間歇斷食法對於體重似乎有較好的效果。但是使用Sulphonylurea以及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要進行間歇斷食法之前,要注意藥物調整。

參考資料

1. Effect of Intermittent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ed Die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https://www.diabetesresearchclinicalpractice.com/article/S0168-8227(16)30776-8/fulltext
2. Intermittent Fasting or Low-Cal Diet? Similar HbA1c Drop in Adults With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