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因為體質加上不明原因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破壞了胰臟的胰島細胞功能,導致身體缺乏胰島素,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穩定。然而,靠著體外的胰島素注射,終究不如身體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來的精密,容易產生血糖波動大和低血糖的狀況。
而最新發表在著名糖尿病醫學期刊Diabetes care的研究發現,將胰島細胞種回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可大幅改善低血糖的發生,減少胰島素的使用,甚至可以不需要使用胰島素。
研究設計
這項第三期的臨床研究選定18至65歲,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至少五年以上,正常腎功能,總共48位患者,進行研究,這些患者有37位使用胰島素幫浦,有21使用連續血糖監控系統。全部患者都經歷過嚴重低血糖導致失憶,意識混亂,不自主行為甚至癲癇的狀況。
研究者從大體身上取的胰島細胞後,經過萃取靜置後,從實驗者身上的肝門靜脈注射回體內,同時給予免疫抑制劑。而在移植後的兩個月,仍持續給予胰島素治療,直到胰島細胞獲得充分的新生血管供應為止。
如果患者在第一次移植後,超過75天以上仍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將進行第二次胰島種植。若第二次種植後30天仍有需要,將進行第三次種植。
而這次實驗使用的免疫抑制劑,使用antithromocyte antiglobulin,從胰島移植開始之前的48小時就開始給予。而在移植後,持續給予sirolimus和tacrolimus。
研究結果
在這48名患者中,有22名接受一次的移植,25位接受兩次的移植,1位接受三次的移植。48位中,有42位在移植後不再有低血糖的症狀而且醣化血色素在一年後降到7.0以下。
這些患者中,有23%在75天不需要使用胰島素,有52.1%在一年後不需要使用胰島素,有41.6%在二年後不需要使用胰島素。整體的胰島素使用劑量也未從移植前的平均每公斤0.49單位降到移植後75天的0.13單位,在一年時平均使用量為每公斤0.00單位。
然而這樣的移植也不是沒有副作用,腎功能(eGFR)從移植前的102mL/min/1.73m2在75天時降到98mL/min/1.73m2,在一年後降到90mL/min/1.73m2,兩年時降到82mL/min/1.73m2,這樣的下降可能是免疫抑制劑造成的。
結論
這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針對發生過嚴重低血糖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移植,可在兩年內改善低血糖的併發症,大幅減少胰島素使用量,但是對腎功能會造成輕微的傷害。這項研究也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新曙光。
參考資料
1. Hering B.J. et al. Phase 3 Trial of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Islets in Type 1 Diabetes Complicated by Severe Hypoglycemia. Diabetes Care 2016 Apr; dc151988.
2. Medscape: Islet-Cell Transplants May Benefit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