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血糖監控的最新進展

在上個週末的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線上年會中,7月5日週末早上的B廳,針對連續血糖監控議題找了國內外專家分享相關最新進展。在這邊用一篇文章的內容做簡單的探討。


連續性血糖監測在血糖監控及進階應用

這堂課由林口長庚新代科林嘉鴻醫師演講,在一開始的時候,林醫師講解了最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正常血糖時間範圍(Time In Range)的概念,以及相對應衍生的TAR,TBR等。同時也提到,過去專業式(盲式)連續血糖監控所得到的血糖值是內插法取得,而個人型(即時)連續血糖監控是外插法取得當下血糖值,專業型的準確度理論上會比較好一點。但是即時型因為能快速提供病患數值,目前的發展趨勢往即時型的方向前進,未來專業型的發展會比較少。

林醫師也整理了最近幾年連續血糖監控在不同類型糖尿病病患的降糖實證整理資料。這方面可參考林醫師於台灣內分泌暨代謝期刊發表的論文: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From Blood Glucose Testing to Glucose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連續血糖監測臨床實務之解析與應用

這堂課由成大醫院新代科杜業豐醫師演講,杜醫師從DIAMOND study開始談起,講到DIAMOND study證明在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多段胰島素注射或是胰島素幫浦,使用連續血糖監控都能改善他們的血糖值。但是並不是糖尿病患者裝上連續血糖監控,就能改善血糖。

在安裝前,有幾點注意事項,包括血糖個別化目標確定,個別的胰島素劑量調整,基本的血糖模式該如何處理,飲食計畫,低血糖管理等細項。杜醫師也用實際遇到的個案跟大家討論如何實際進行連續血糖監控的安裝。

動態血糖監測技術在糖尿病教育管理與應用

這堂課由西園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李郡明演講。李衛教師從共享決策的角度探討如何做連續血糖監控的衛教,包括如何與病患討論是否適合連續血糖監控,並且深入探討低血糖衛教,飲食辨識等這些在進行連續血糖監控前該做的糖尿病衛教。

Then Next Generation of Guardian Connect CGM: Accuracy when it Matters Most with Real-World Outcomes

這堂課由美敦力的首席醫療長(Chief Medical Officer)Robert Vigersky演講。Vigersky連續多年來糖尿病衛教學會的年會演講,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透過遠距方式演講。這次的主題除了分享過去幾年關於連續血糖監控的學術研究外,也探討未來的科技發展模式。透過將Guardian Connect的資料輸出給Sugar.IQ.這個app,這個app會透過相關的資訊(飲食記錄,胰島素劑量等)給予病患適當的處置建議(譬如胰島素注射劑量調整等)。

心得

連續血糖監控是糖尿病領域中這幾年快速發展的科技工具,在這幾年中從盲式到即時型的發展相當快速,也有相對應發展出來的新觀念和技巧。國內因為市場小,醫療給付低廉,醫材管理又極度嚴格等種種不利條件下,目前連續血糖監控的器材和相關照護技巧可說逐漸落後鄰近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等。雖然我們這些醫師可以看國外相關資訊以及不斷進修來強化自己的潛在照護能力,可是空有好的技巧卻沒有器材可以使用,對糖友們幫不上忙,只能感到很遺憾。但是國內的醫療主管單位並沒有覺得是國內落後的醫療以及管理政策造成在這方面的落後,反而洋洋得意他們幫民眾省了多少錢。只是,看著國外的照護技術在進步,我們這些糖尿病團隊還能有多少精力和時間與這些落後觀念的醫療主管機關以及政策做奮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