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類別Glimin血糖藥發表!

上週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的年會,Poxel Pharma公司發表了針對粒線體作用的藥物,Imeglimin,第三期的研究結果:在6個月的治療結果,相較於安慰劑可以減少0.87%醣化血色素,以及空腹血糖19mg/dL。



Imeglimin作用在粒線體上,能強化胰島素的作用:包括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以及改善肝臟葡萄糖新生的機制。這三個機制是第二型糖尿病治病機轉中影響最大的三個機制。Imeglimin在之前已完成第二期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的研究。Imeglimin的第三期研究命名為TIMES(Trial of IMeglimin for Efficacy and Safety。TIMES包含了三個次研究,TIMES 1是一個進行24週,7.9檢測單方治療療效的研究;TIMES 2是一年期,Imeglimin作為單方或是加上(Add-on)治療的安全性實驗;TIME 3是一個16週,以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加上Imeglimin的療效研究,並且在研究結束後有36週的安全性追蹤。在這次的歐洲糖尿病學會上,發表了TIMES 1的研究結果。

研究設計

TIMES 1研究在日本進行,針對新診斷三個月以內,20歲以上,醣化血色素介於7%至10%之間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分派到安慰劑組以及Imeglimin。觀察24週的療效。

研究結果

總共有213名患者進入隨機分派,有205名患者完成研究,其中103名在Imeglimin,102名在安慰劑組。

相較於安慰劑組,Imeglimin組多減少0.87%醣化血色素,以及多下降19mg/dL的空腹血糖。醣化血色素達標率(<7%),Imeglimin組從進入研究前的7.99%增加到研究結束的35.8%,安慰劑組則從7.93%減少到7.5%。在Imeglimin組沒有患者需要走到拯救治療(Rescue therapy,血糖無法達標需要胰島素治療),而安慰劑組則有5.7%需要拯救治療。

次族群分析顯示,在年齡大於65歲或是小於65歲,具有慢性腎病變第一期,第二期或是第三期患者,都具有療效。

在副作用部分,Imeglimin與安慰劑的副作用比例相似(44.3% vs 44.9%),但是Imeglimin有較多的腸胃道副作用(11.3% vs 8.4%)。但是兩者都沒有嚴重低血糖事件。因為副作用而停止用藥的比例,Imeglimin少於安慰劑組(2.8% vs 5.6%),但是Imeglimin有較多的嚴重副作用(3.8% vs 0.9%)。

討論

第二型糖尿病是複雜的疾病,目前認為有八大致病機轉,如下圖所示。其中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或是又稱胰島素阻抗性增加),肝臟葡萄糖新生增加,這三個機制是最早被發現的機制,也是最重大影響的機制。

Imeglimin這個藥物,正好透過作用在粒線體,達到改善上述三個機轉的作用。過去所有的糖尿病藥物,都沒有作用在粒線體上。這是一個全新作用的藥物。DeFronzo醫師稱之為Glimin類的新藥。

糖尿病的病人都有不同的疾病表現,目前並沒有哪個藥物可以通用在所有病患身上。即使是最近熱門的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仍然有使用上的限制。因此,新類別的Glimin藥物,可以讓醫療團隊有更多的武器,來協助病患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Glimin這類藥物,在長期的療效如何,有無其他的副作用,與其他藥物合併治療的效果如何,有無保護心臟腎臟或是減重等好處,這些資料都還不足,有待更多的資料確認。

結論

作用在粒線體的Imeglimin,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使用24週時間,相較於安慰劑組可以多下降0.87%醣化血色素以及空腹血糖19mg/dL。

參考資料

1. Medscape: Novel Agent Imeglimin Improves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