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數的糖尿病治療指引的原則,針對新診斷而略高(多半為醣化血色素6.5~7.5%之間)的患者,建議使用單方Metformin治療,如果三到六個月治療未達標,再逐步增加藥物。上週在巴賽隆納舉辦的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發表的VERIFY研究發現,在新診斷略高血糖的患者,使用Metformin+Vildagliptin的多重藥物治療,在五年的追蹤結果,治療失敗的比例較低,病患有較高的機會血糖控制達標。
研究設計
VERIFY(The Vildagliptin Efficacy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For earlY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研究是由諾華公司資助,在34個國家254個中心所進行的雙盲隨機控制研究。這個研究挑選在最近兩年內新診斷糖尿病,醣化血色素6.5至7.5%,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2至40kg/m^2,尚未使用藥物,18到7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入實驗。
研究期間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是進入研究的兩週篩選時間,接著是三週單純使用Metformin的治療(Metformin 500mg QD x 1 wk, 1000mg QD x 1wk, 1500mg QD x 1 wk)。之後開始實驗,都給予最高早晚各一次的1000mg Metformin或是病患可忍受的最高Metformin劑量(介於1000~2000mg之間)。實驗組(複合治療組)給予早晚一次的Vildagliptin 50mg,對照組(單方組)給予早晚一次的安慰劑。
使用Metformin的單方組,如果連續兩次,間隔13週的醣化血色素都大於7.0%以上,將安慰劑更改為Vildagliptin 50mg,並視為初始治療失敗(Initial treatment failure)。使用Vildagliptin加上Metformin組別,如果持續控制不佳,甚至需要胰島素介入,都視為次要治療失敗(Second treatment failure)。
研究結果
總共有2001名患者進入研究,998名分派到複合治療組,1003名分派到單方治療組。兩組在基本的個人特性(性別比例,年齡,種族,罹病時間,糖化血色素,體重,腎功能,抽煙與否)沒有明顯差別。兩組各有約80%患者完成五年的追蹤。
在五年的追蹤,使用複合治療組發生初始治療失敗的比例為43.6%,使用單方治療為62.1%。開始單方治療到發生治療失敗的時間的中位數為36.1個月,使用複合治療組的治療失敗的中位數預估為61.9個月。在五年的時間,使用複合治療組相較於單方治療組,發生初始治療失敗的風險減少49%(HR: 0.51, 95% CI: 0.45-0.58, p<0.001);發生次要治療失敗的風險減少26%(HR: 0.74, 95% CI: 0.63-0.86, p<0.001)。使用複合治療的組別相較於單方治療組,平均醣化血色素較低,達到醣化血色素小於6.5%,7.0%的比例也較高。次族群分析發現,使用複合治療相較於單方治療的好處,在不同年齡,不同身體質量指數,不同性別,是否抽煙,種族,都一樣有好處。只有居住在澳洲以及腎功能較差(eGFR: 30~60)才沒有治療差異。
在心血管疾病部分,雖然心血管疾病不是這次研究的目的,但是複方治療組相較於單方治療組,發生風險不顯著的減少了29%(HR: 0.71, 95% CI: 0.42-1.19)。複方治療組發生率為2.4%,單方治療組為3.3%。
兩組的藥物副作用以及嚴重副作用的差異並不大。
討論
VERIFY研究顯示,在新診斷且略高血糖的患者,使用Metformin+Vildagliptin的多重藥物治療,在五年的追蹤結果,治療失敗的比例較低,病患有較高的機會血糖控制達標。
目前的糖尿病治療指引中,在藥物治療的部分,採取逐步(stepwise)加藥的治療:第一種藥治療失敗了,加上上第二種藥物,如果仍無法達標,再加上第三種藥物。
然而,第二型糖尿病是個複雜的疾病,傳統的致病機轉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胰島素阻抗性增加,胰島素分泌量減少以及肝臟葡萄糖新生機轉受損。而DeFronzo醫師將三大機轉擴展到八大機轉。而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也是圍繞著這八大機轉治療。
因此,很早就有人開始質疑,傳統的逐步加藥策略,無法一次涵蓋多個糖尿病治病機轉,在長時間來看,未必能給病患帶來長期好處。因此,幾年前,DeFronzo醫師就提出了在新診斷糖尿病患,一次三種藥物複合治療的策略,這樣的治療策略,在初步的報告優於傳統的逐步加藥策略,但是長期的研究報告尚未發表。而且DeFronzo醫師所建議的三種藥物當中,Pioglitazone和注射型的GLP1受體促效劑,藥價明顯昂貴,而且藥物副作用較多,並不是每個國家的保險制度都願意給付這樣的藥物組合。
而這次的VERIFY實驗挑選的Metformin和Vildagliptin,都是目前認為較安全的血糖藥物。Metformin在肝腎功能安全的病患,除了腸胃道副作用外,並沒有其他明顯副作用。Vildagliptin這類DPP4抑制劑,副作用也是血糖藥中相對少的。加上兩者都不會增加體重,也不容易低血糖。而且在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上市後,DPP4抑制劑的藥價也逐步下跌。因此,VERIFY研究所挑選的藥物,在藥價和副作用,低血糖風險以及體重等考量下,相對於DeFronzo醫師提出的三種藥物複合治療策略,可執行度相對更高。
英國的大型糖尿病前瞻試驗UKPDS研究發現,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先給予積極的治療(不論是藥物或是生活習慣等),相較於一開始是採取寬鬆的治療策略,能明顯降低病患未來發生併發症的風險。這次的VERIFY研究,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先給予複合治療藥物,可在後續的五年血糖控制較好。這也暗示在更長期的未來,應該能降低更多的併發症發生率。
值得討論的是,在使用Metformin單方治療組別,仍然有四成的患者,在長達五年的時間,可以僅僅靠Metformin藥物就能換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並不需要加上其他藥物。這也意味著並不是所有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到複合藥物治療。
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除了複合藥物治療策略外,還有早期積極胰島素治療的策略。針對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先給予幾週至幾個月的胰島素治療,改善高血醣症狀,再停掉胰島素改用口服藥或是單純生活習慣治療。但是早期積極胰島素治療的策略,適合的患者為一開始罹患糖尿病就有高血糖危症(有吃多喝多尿多體重下降等症狀),或是醣化血色素大於等於10%以上,或是隨機血糖大於300mg/dL以上等患者,與複合藥物治療策略挑選的患者是偏高(醣化血色素6.5~7.5%之間)血糖是不同的族群。
目前健保對於糖尿病的用藥建議,第一線仍要求優先使用Metformin,在無法單用Metformin控制達標或是無法使用Metformin下,才考慮其他二線用藥。而DPP4抑制劑的限制如下:TZD製劑、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以及含該3類成分之複方製劑,限用於已接受過最大耐受劑量的metformin仍無法理想控制血糖之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且SGLT-2抑制劑與DPP-4抑制劑及其複方製劑宜二種擇一種使用。這代表著目前在健保給付規範下,對於新診斷且略高血糖的患者,使用複合治療的方式,是有困難的。
結論
在新診斷且略高血糖的患者,使用Metformin+Vildagliptin的多重藥物治療,在五年的追蹤結果,治療失敗的比例較低,病患有較高的機會血糖控制達標。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1. Matthews D.R. et al. Glycaemic durability of an early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vildagliptin and metformin versus sequential metformin mono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VERIFY): a 5-year,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trial.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8, 2019
2. Medscape: VERIFY: Metformin + DPP-4 Inhibitor as Dual Therapy for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