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連續血糖監控的參考指標

連續血糖監控是控制血糖的利器。透過不斷監控組織間液葡萄糖濃度來了解血糖數值,進而達到控糖目的。連續血糖監控每1到5分鐘取得一筆血糖值,在累積一段時間後會取得大量的血糖數值,該如何整理和利用這些數值呢?過去幾年間,開始發展出不同指標來分析連續血糖監控的數值。在2018年年底,美國糖尿病界將過往連續血糖監控的eA1C(estimating A1C,估算醣化血色素值)重新命名為GMI(Glucose Management Indicator,血糖管理指標)。本篇文章將介紹GMI的由來,計算公式,以及如何做臨床應用。

Continue ReadingGMI,連續血糖監控的參考指標

照護罹患新冠肺炎的糖尿病患者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對全球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威脅。在最近的分析報告指出,年齡越大,罹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罹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個案,罹患新冠肺炎後更容易因此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那麼,醫療團隊在照護糖尿病患者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Medscape最近有篇文章是南加州大學的糖尿病教授Anne L. Peters以個人觀點討論新冠肺炎與糖尿病患者的關係。在這邊做簡單的翻譯以及討論。

Continue Reading照護罹患新冠肺炎的糖尿病患者

「衛教」不用量血糖也可以知道血糖值?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控!

糖尿病患者,將血糖控制好,才能避免高血糖的問題。但是每天量血糖,其實是件很辛苦的事。我自己曾經照著我對病人的建議,每天早起吃早餐前,加上三餐飯後各測量一次,總共四次,測量不到一週,就開始有厭世的感覺。

因此,除了血糖機之外,這幾年開始興起「連續血糖監控」的器材,利用一個貼片貼在身上,不斷偵測血糖值,然後將血糖值傳出來到手機或是特製的裝置,就能馬上知道血糖多少,做相對應的處理。

Continue Reading「衛教」不用量血糖也可以知道血糖值?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控!

人工受孕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罹患糖尿病,在懷孕期因為賀爾蒙等變化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進而引起暫時性高血糖的疾病。在去年歐洲糖尿病學會年會的會議上,來自希臘的內分泌專家Panagiotis Anagnostis透過薈萃分析發現,人工受孕(ART,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提高大約50%的妊娠糖尿病風險。

Continue Reading人工受孕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

基層醫師使用遠距血糖管理的經驗分享

病患在醫療院所外的血糖值,對於糖尿病照護團隊有很大的幫助價值。照護團隊透過分析血糖值與生活習慣間的變動關係,調整用藥以及給予病患生活習慣上的建議。傳統的血糖紀錄,是由病患記錄在紙本上,在每次回診時再帶來醫療院所與照護團隊討論。隨著科技的進步,遠距血糖管理技術開始興起。隨著時代的演進,遠距血糖管理從早期的透過數據機與簡訊溝通,到現在變成病患端以智慧型手機,醫療院所端搭配網頁版血糖管理系統的方式。大型醫療院所,有足夠的資訊團隊能開發專屬的遠距系統。然而,基層的醫療院所,則多半是採用現成的商業軟體來進行。以我自己在基層院所來說,目前有看到三套的遠距血糖管理系統:慧康生技公司的智抗糖系統,華廣生技的Rightest Care,以及羅氏血糖機公司所出的遠距管理系統,恰好目前我所工作的幾間醫療院所,分別採用了前兩者的系統,而且羅氏的系統在市面上非常少見。在這邊分享智抗糖以及Rightest Care的使用經驗。

Continue Reading基層醫師使用遠距血糖管理的經驗分享

從臨床研究看亞培瞬感的應用

亞培瞬感(Abbott Freestyle Libre)是這幾年很熱門的連續血糖監控機器。與傳統的連續血糖監控不同的地方,在於1. 它是設計給一般民眾自行操作,不需要醫療團隊介入。2. 血糖值是由病患持裝置掃描感應器取得,屬於間歇掃描型連續血糖監控(intermittently scanned CGM,isCGM)。在上市前的研究發現這樣的設計能改善病患的血糖值,但是當病患自己買回家使用,在一般的操作環境下,真的對病患帶來好處嗎?最近兩篇前瞻性,真實世界的研究發現,使用亞培瞬感能減少低血糖風險,甚至能進一步降低醣化血色素以及糖尿病相關的住院,以及疾病帶來的負擔。

Continue Reading從臨床研究看亞培瞬感的應用

減重藥物沛麗婷被美國食藥署下市

台灣目前有兩種合法上市的減重藥物,Orlistat(在台灣以羅氏鮮名稱販售)以及Lorcaserin(在台灣以沛麗婷名稱販售);以及另一個以血糖藥在台灣上市但是同成分在歐美有取得減重適應症的Liraglutide。其中,沛麗婷在最近因為實驗中發現有癌症風險增加的疑慮,被美國食藥署下架。台灣食藥署於稍晚也發布公告建議正在使用該成分藥品的患者先行停藥。

Continue Reading減重藥物沛麗婷被美國食藥署下市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爭議以及臨床證據

懷孕時期的高血糖,對於孕婦和胎兒都有著不良預後:對孕婦來說,會增加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對胎兒來說,會造成早產,新生兒受傷,巨嬰,肩難產,剖腹產,新生兒低血糖等風險增加。懷孕期的高血糖包括妊娠糖尿病(定義1)以及既存糖尿病(定義2)。對於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條件,在目前有許多的爭議。台大新代科李弘元教授副教授與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郭俊亨醫師最近於Current Diabetes Reports發表關於妊娠糖尿病診斷條件的回顧性論文,整理了妊娠糖尿病診斷條件的歷史,並且針對目前妊娠糖尿病診斷的三個爭議點:使用一階式或是二階式診斷標準;該全面篩選或是針對高危險族群篩選;是否該在第一孕期作早期妊娠糖尿病診斷,各自給了建議。

Continue Reading妊娠糖尿病的診斷爭議以及臨床證據

2020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化醫療照護 科技篇

這篇文章以美國糖尿病學會於本月剛發布的「2020年版標糖尿病標準醫療照護」(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20)當中的第七章「糖尿病技術」(Diabetes Technology)為基礎,根據台灣的狀況調整內容。在這幾年糖尿病的照護技術進步快速,不管在測量/監測血糖的部分,或是胰島素注射部分,都有明顯的進展。美國糖尿病學會去年將科技章節獨立出來,今年的版本則大幅改寫,分成自我血糖監控,連續血糖監控和胰島素遞送三部分,並且強調個別化的使用,沒有「一個適用全部」(one-size-fits-all)的方法。這部分仍然是由醫療團隊與病患,依據個人疾病狀態,花費,保險給付等,去決定使用何種技術。

Continue Reading2020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化醫療照護 科技篇

2020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化醫療照護 懷孕期高血糖篇

這篇文章以美國糖尿病學會於本月剛發布的2020年版糖尿病標準化醫療照護當中關於懷孕時期糖尿病照護的內容為基礎做撰寫,主要來自於第二章「糖尿病的分類與診斷」,以及第十四章「懷孕時期的糖尿病管理」。今年的內容與過去兩年差異不多,最主要差別在強調暨存糖尿病患者在孕前的照護,包括多專科團隊的照護以及評估表格;懷孕時期使用連續血糖監控來控制血糖以及胰島素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產後胰島素劑量的調整等細節。

Continue Reading2020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化醫療照護 懷孕期高血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