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月17日的線上發表論文中,討論了糖尿病用藥,Pioglitazone(Actos),使用在已發生過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TIA),同時伴隨有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的病人,做為預防再次發生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效果。
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全球每年的發生量至少有1400萬人。在發生第一次的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後,以後發生更危險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更高。因此,在發生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之後,預防發生下次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臨床治療重要的目標。運動,飲食,控制好三高,都是目前已經的次級預防的方法。
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的增加,除了發生在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身上外。發生過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的病患,也經常發現有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的情況。胰島素阻抗性的增加,會增加高血壓,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血脂異常,血管內皮異常,凝血異常等許多問題。因此,開始有人討論,降低胰島素阻抗性,是否能夠降低再次發生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的風險。
Thaiolidinedione(TZD)類的藥物,經由作用在PPARγ受體,可以改變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性,以及身體的許多狀況調節。然而,也因為PPARγ受體的影響層面廣,TZD類的藥物同時會帶來水腫,體重增加,骨折,心衰竭等風險。在過去十多年中,TZD這類藥物引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可參照過去的文章:Pioglitazone與膀胱癌無關-兼談TZD類藥物的血淚心酸史
這篇研究找了3,895名,在過去半年內發生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在發生當時未診斷糖尿病,同時胰島素阻抗性增加(HOMA-IR>3.0)的大於40歲以上患者。給予每天45mg的Pioglitazone藥物,同時施予其他相關的治療及預防措施。觀察5年的結果。
研究結果發現,在5年的時間,使用Pioglitazone的病患,再次發生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從11.8%降到了9.0%,減少了24%的風險。同時糖尿病的發生率從7.7%降到了3.8%,減少了52%的風險。
表1:相較於安慰劑,Pioglitazone明顯降低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風險
圖1:由生存曲線可看到Pioglitazone從開始使用後降低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狀況
然而,Pioglitazone已知容易造成水腫,體重增加,骨折,呼吸急促等風險,在這篇研究中,的確發現上述的副作用有明顯增加的狀況。
整體而言,每100個已發生缺血性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意外且伴隨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的患者,使用Pioglitazone 5年的時間,可以預防3個病患再次發生缺血性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會增加2個病患產生需要住院或是手術的骨骼風險。
從這篇研究可以發現,Pioglitazone除了作為血糖藥物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以及預防糖尿病之外,也可以利用它的降低胰島素阻抗性特點,來預防發生心血管疾病。這樣的發現,為Pioglitazone在臨床上的使用開創了新的領域。但是Pioglitazone本身的藥物副作用多,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是否要將Pioglitazone作為次級預防的藥物,還有待進一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