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在醫療院所外的血糖值,對於糖尿病照護團隊有很大的幫助價值。照護團隊透過分析血糖值與生活習慣間的變動關係,調整用藥以及給予病患生活習慣上的建議。傳統的血糖紀錄,是由病患記錄在紙本上,在每次回診時再帶來醫療院所與照護團隊討論。隨著科技的進步,遠距血糖管理技術開始興起。隨著時代的演進,遠距血糖管理從早期的透過數據機與簡訊溝通,到現在變成病患端以智慧型手機,醫療院所端搭配網頁版血糖管理系統的方式。大型醫療院所,有足夠的資訊團隊能開發專屬的遠距系統。然而,基層的醫療院所,則多半是採用現成的商業軟體來進行。以我自己在基層院所來說,目前有看到三套的遠距血糖管理系統:慧康生技公司的智抗糖系統,華廣生技的Rightest Care,以及羅氏血糖機公司所出的遠距管理系統,恰好目前我所工作的幾間醫療院所,分別採用了前兩者的系統,而且羅氏的系統在市面上非常少見。在這邊分享智抗糖以及Rightest Care的使用經驗。
智抗糖
慧康公司是國內的科技新創公司,從2014年開始上線智抗糖遠距醫療軟體。在病患端是透過iOS/Android上的智抗糖app來記錄,傳輸血糖值;病患也可以透過內建的對話功能來與醫療團隊溝通。在醫療院所端,是透過智抗糖的網頁版介面來管理病患。
智抗糖本身的定位是作為一個專門記錄健康數值的平台,提供醫療端和病患端,甚至於第三方來使用。在這樣設計概念的前提下,病患端的智抗糖app能夠與多家血糖機以藍牙或是NFC或是傳輸線等方式傳輸血糖值,也能讓病患以手動方式記錄血糖值。早期的智抗糖只能記錄血糖值,在這幾年的發展下,智抗糖也能手動記錄體重,血壓等數值,甚至也能和部分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體重機或是血壓機同步。像我自己在家裡使用歐姆龍的HEM-7280T藍牙血壓機,每次測量後的血壓值就透過藍牙同步紀錄在智抗糖中。
而作為健康數值紀錄的平台,病患端的智抗糖app可以和其他健康紀錄平台做橫向資料連結,在iOS部分可以與fitbit或是iOS內建的健康app做資料交換,而iOS內建的健康app又可以與Apple Watch的運動或是紀錄其他健康類別app的運動紀錄做資料的交流,在Android部分可以和Google fit以及fitbit做資料交換。以我自己的幾個尋求減重諮詢的病患治療經驗,病患如果使用iPhone系列,請病患設定好健康app與智抗糖app的資料交流權限之後,病患每天的走路/運動狀態,透過健康app自動與智抗糖溝通,然後醫療院所端的管理平台就能看到病患的走路/運動紀錄,直接在線上給予相關的建議。
在醫療院所端的網頁版管理平台,智抗糖也提供非常豐富的管理介面:在個別病患設定不同狀態的血糖值目標,血糖紀錄的提醒,過去兩週的血糖/體重/運動紀錄的自動分析,血糖數值的統計與分析圖表等等。而當院所累積了大量的病患時,智抗糖也有標記和群組等方式可以將病患分門別類管理。
Rightest Care
華廣生技總公司位在台中的血糖機大廠。在硬體部分,華廣以「瑞特」血糖機品牌做主力銷售,Rightest Care是血糖管理的搭配管理軟體部分,作為醫療院所的血糖管理的整體解決(Total Solution)方案。醫療院所端可以搭配銷售華廣血糖機給病患,然後病患免費下載「瑞特血糖守護寶」app後,血糖機可以與手機app同步,數值透過手機上網後傳到雲端,醫療院所端再透過網頁版的管理介面了解病患狀況並且溝通。
作為專注在血糖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Rightest Care的功能相對於智抗糖少很多,無法與他廠的血糖機做無線同步(但是有手動輸入數值的功能),也沒有與其他健康紀錄平台同步的功能。但是在血糖紀錄的部分,在病患端和醫療院所端,都有提供簡單且易於操作的介面。
功能差異
以病患端的app或是醫療院所端的管理平台來說,智抗糖都是領先Rightest Care系統。但是也因為智抗糖的功能複雜度較高,有部分醫療院所曾抱怨不好上手,反而造成操作上的困難。在這部分,近期我曾與慧康生技公司討論過,他們在近期已經增加人力來協助新上手的障礙。而Rightest Care則是提供「剛好夠用」的基本功能,對於初始上手的醫療團隊來說,相對好操作很多,而且華廣有較多的技術人員解決醫療院所在早期導入時遇到的困難。
費用的比較
就我目前的了解,如果醫療院所銷售瑞特血糖機,那麼華廣會提供免費的網頁端管理平台給予醫療院所端管理使用。智抗糖在醫療院所端部分是依據平台使用量有個別的授權費用,不過目前有許多家藥廠或是血糖機廠商與智抗糖合作,以免費方式提供基層醫療院所授權使用。
醫療院所導入遠距血糖管理會遇到的問題
在過往很多醫療人員的想像,病患使用遠距血糖管理時,醫療團隊必須24小時待命,病患上傳血糖值,醫療院所就必須快速即時給予回應。但是在我目前工作的兩個診所體系,只針對危險數值或是病患在做血糖監控有問題時,於上班時間給予回應,這樣就能解決病患不少的問題,同時也能增加病患對於照護團隊的滿意度。
然而,對於基層的醫療院所來說,導入遠距血糖管理初始會遇到的最主要問題,在於診所的動線安排:該在何時(看診前或是看診中或是看診後),診所哪個位置(診察室或是衛教室)教導病患安裝app,誰來教導以及如何做問題的排除(譬如病患有智慧型手機但是沒有搭配上網方案時該如何下載),並且要請病患實際操作一次紀錄血糖過程,病患在下次回診前,該多久檢視一次病患血糖值等等,不願意或是技術上無法使用遠距血糖管理時,使用傳統紙本記錄的模式,該如何搭配使用。這些SOP會影響到基層院所導入遠距血糖管理的成功與否。
另一方面,病患的個別屬性和意願也會導致遠距血糖管理的差異。我在婦幼診所體系的病患多數是妊娠糖尿病或是懷孕期的第二型/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族群很年輕而且控制血糖的意願很高,有90%以上的患者在教導後回去會用遠距血糖管理系統紀錄血糖,只有不到10%仍然用紙本記錄;然而我在傳統社區型診所的患者是以中老年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主,隨著年齡越大,使用手機紀錄血糖的比例很明顯下降,使用紙本記錄的比例明顯增加,這時候傳統的紙本記錄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
結論
遠距健康管理是糖尿病照護的新趨勢,從大型的醫療院所端到基層診所,這幾年紛紛開始導入遠距健康管理。我這篇文章將重點擺在基層院所常用的遠距血糖管理的病患端app與醫療院所端管理平台的功能比較,以及初期導入管理系統時可能遇到的困難點。然而,遠距健康管理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何在目前健保架構下建立可長久經營的商業模式,如何突破法規上的限制將目前遠距血糖管理以實體門診加上遠距衛教逐漸轉變成遠距看診的模式,遠距健康管理所累積的龐大數值如何透過資料庫分析甚至於AI的發展,協助醫療團隊去預測病患可能的血糖變化,遠距健康管理的隱私權疑慮等等,這些都是遠距健康管理會遇到的相關問題。您的院所有導入遠距血糖管理嗎?一起來跟大家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