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關於「「瘦瘦筆」大缺貨 一支1000元飆到1萬元」新聞

最近腸泌素類的藥物缺乏上了新聞。針對這部分我在PTT八卦版寫了相關的討論,因為是針對非醫療人員撰寫,少了比較多專有名詞,也用比較通俗的用詞。我將相關內容放回部落格紀錄。

「瘦瘦筆」大缺貨 一支1000元飆到1萬元


關於體重控制部分,基本觀念一定是靠生活習慣去減重。但是這牽涉到一個很複雜問題,就是腦袋有趨向回到原來胖的體重的趨勢。11年前頂級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一篇論文就指出,在減重後一年,腦袋刺激食慾的賀爾蒙會增加,飽食的賀爾蒙會下降,身體會傾向回到原來體重。所以很多人靠生活習慣,都沒辦法持之以恆而失敗,真正成功減重的人其實非常少,能超過5年以上減重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適當的藥物或是手術介入,去避免不復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腸泌素這類藥物並不是胰島素,而是腸胃道分泌的一類賀爾蒙,他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升糖素,而這個作用是與血糖高低有關,血糖越高,刺激越多胰島素分泌,血糖接近正常,就沒有作用。因此在治療糖尿病時,這類藥物不太會引起低血糖的問題。

而腸泌素這類藥物在腦袋中有受體,會引起許多機轉,包括食慾賀爾蒙下降,腸胃道蠕動變慢不容易餓肚子,甚至降低吃飽後腦袋的滿足感。這些複合的機制,能達到減重的一個效果。

腸泌素的成分有非常多種,其中Liraglutide,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這三個成分有針對過重肥胖的人做減重研究,達到美國食藥署對減重藥物的安全和療效標準,其中Liraglutide,Semaglutide都有核准作為減重藥使用,而Tirzepatide還在申請減重藥證。

牽涉到市場區隔的關係,藥廠將同成分的腸泌素做不同包裝,去申請不同藥證。其中每天注射的Liraglutide,申請作為血糖藥的是Victoza胰妥善,申請作為減重藥的是Saxenda善纖達。而一週一次的Semaglutide申請作為血糖藥的是Ozempic胰妥讚,做為減重使用的是Wegovy,Wegovy目前在台灣還沒上市。另外還有一週一次的Dulaglutide以Trulicity易週糖申請做血糖藥使用,但是他的減重效果比較弱所以沒有減重版。而一週一次的Tirzepatide目前只有在美國上市,台灣現在還沒有。

另外,Semaglutide還有一項打破舊有科技限制的地方。腸泌素本身的結構是胜肽/蛋白質結構。過往的常識都會指出,胜肽/蛋白質結構在胃酸會被破壞結構,因此無法製成藥物。但是藥廠把Semaglutide外包一個SNAC結構,讓Semaglutide本來在胃壁的吸收效率從原來的萬分之一上升100倍到百分之一,達到能夠產生藥效的吸收濃度。因此Semaglutide有一個每天吃的口服版本Rybelsus瑞倍適。這也讓未來胜肽/蛋白質類的藥物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行性。

因為注射頻率的延長,大家對於越長注射時間的腸泌素接受度很高。早年有一天兩次的Byetta降爾糖,但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現在已經下架。後來一天一次的Victoza胰妥善慢慢變成主流。但是等到一週一次的腸泌素出現後,現在市場主流逐漸轉變為Ozempic胰妥讚和Trulicity易週糖。

而目前的狀況是這樣,Ozempic胰妥讚的兄弟藥減重版Wegovy從前年在美國上市就出現全球缺藥的問題,原因在於疫情等因素讓工廠產能和分配(這些藥物需要船運空運等)無法跟上市場需求。而Ozempic胰妥讚從今年年初開始陸續缺貨,目前醫院和大型診所可以拿到非常不穩定的量,而基層的診所和藥局則是長期缺藥。Trulicity易週糖在今年年中有短暫時間缺貨,後來恢復供貨。但是從2個月前又傳出缺貨,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到明年年底都會處於完全缺貨狀況。而一週一次藥物的先後缺貨,也導致一天一次的Victoza胰妥善跟不上市場需求而跟著缺貨。目前市面上就處於有少量的貨但是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狀況。

以健保的觀點,因為腸泌素的藥物非常非常的貴。最便宜的血糖藥Metformin單顆健保價不到2元,一個月每天吃3顆,一個月下來不到100元,而最貴的口服血糖藥SGLT2i排糖藥一顆20多元,一個月下來不到900元。但是腸泌素的藥物,根據不同成分,每個月健保價大概在3000~4000元之間。因為他真的太貴了,所以在去年5月時健保給了非常嚴格的使用限制。今年曾有新代科前輩在報章雜誌呼籲政府開放腸泌素的使用限制,但是健保署署長親自回文反駁。因此在健保署的觀點,現在缺藥狀況,對健保反而是好的,不會吃掉太多健保資源。

回到減重和腸泌素的議題。針對過重(BMI>=24)伴隨代謝症候群或是肥胖(BMI>=27)來說,如果長期靠生活習慣無法減重下來,適當的腸泌素介入來減重,可以改善過重肥胖和相關併發症。很多肥胖者發現靠著瘦瘦筆瘦下來之後,不僅腰圍變小,本來半夜會打呼的睡眠呼吸中止,走幾步路就痛到不行的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脂肪肝都改善,血糖血壓血脂藥也都減量甚至不需要吃,所以適當的藥物介入,原本就是需要。甚至在快要變成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透過使用腸泌素可以延緩變成糖尿病危險(並不是像前面幾篇有網友胡說八道亂寫說打了腸泌素會得糖尿病)。

但是目前媒體的氣氛,卻是變成為了爭取腸泌素用藥,把這些腸泌素使用在減重患者,變成是「貴婦為了醫美減重」,病態減重的那種。對於真正過重肥胖而受益於腸泌素治療的患者,反而造成他們道德上的壓力。而呼籲政府出來管制,更是無濟於事。台灣的藥物從來都沒有限制不能標籤外使用,只要有臨床研究驗證療效,病患願意承擔風險使用,本來就能標籤外使用。要去改善這問題,比較好的方式還是從市場方向解決。藥廠去管制血糖版的腸泌素不要進到醫美診所,各醫療院所儘早導入口服版的Rybelsus瑞倍適(這個藥12月之後比較不缺藥),或是有減重需求者導引到另一個新上市的合法減重藥Contrave康纖芙,將有限的胰妥讚,胰妥善和易週糖用在糖尿病患者。

另外,目前打聽到的狀況,沒有聽說腸泌素漲到10倍這麼多。易週糖本身一隻健保價900多元,他是一週打一隻打完就丟掉,外面有漲到2000~3000元。而胰妥讚是一隻劑量可以打2週到2個月,一隻自費價從5000~15000都有。這個新聞很明顯是把一週一隻的易週糖價格和一隻可以打多次的胰妥讚價格搞混在一起,變成漲10倍(一千變成一萬)。不過腸泌素的施打次數,每隻可以使用的方式,都不一樣,能真的搞懂的人並不多,記者搞不懂而亂寫,是可以理解的。

PTT八卦版的討論:
Re: [新聞] 「瘦瘦筆」大缺貨 一支1000元飆到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