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爭議

關於飽和脂肪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在過去這幾年有非常大的爭論。有些影片用陰謀論的方式來指責美國心臟學會(AHA)對於飽和脂肪的看法。而身為醫界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採取的是嚴格的科學精神,來檢視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那麼,截至目前為止,科學的研究如何呢?在今年7月份,Medscape有一篇由作家Nina Teicholz與心臟科醫師Eric Thorn撰寫,探討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文章,我從這篇文章為主體,篩選部分內容並加入相關內容,來做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討論。



飲食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以大型研究來說,最常見的是做觀察型研究,在這不介入實驗者的狀況下,觀察實驗者在不同飲食法中所產生的改變,包括死亡,體重,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等等。而更上一階的研究方法,是做介入型研究,將實驗者分成兩個族群,介入組進行飲食調整,而對照組則是不改變飲食法或是進行標準飲食,然後在一段時間後比較介入組和對照組的差異。但是介入型的研究,在不同團隊做出來的結論可能有差異,因此更進一步的做法就是將不同的介入型研究混在一起,來觀察這些研究的總和結論是如何,這種研究法就叫回顧型(Review)研究。

因為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研究很多,要快速了解這樣的關聯,最好的方式就是來看看回顧型研究的結論如何。

美國心臟學會的回顧性研究指出將飽和脂肪以不飽和脂肪取代,可減少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其他的回顧性研究,也是如此嗎?

在Nina這篇文章中,總共發現了9篇相關的回顧性研究,除了美國心臟學會的文章外,其他的回顧性研究中,僅有兩篇發現將飽和脂肪以不飽和脂肪取代,可分別降低19%以及14%心血管風險。而其他6篇回顧性文章結論是,將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取代不飽和脂肪,不能改善心血管疾病。

為什麼在類似的資料庫基礎上,會有這麼大的結論差異呢?問題點在於研究論文的挑選。這些回顧性研究在挑選論文時,會檢視實驗的嚴謹程度,是否有安慰劑的效應,以及其他的干擾因素等等。在這當中,就有幾篇具有爭議的介入型研究值得討論。

在1970年時,芬蘭的精神醫院,將病患非隨機的分成兩組飲食治療,發現將飽和脂肪以不飽和脂肪取代,可降低心血管風險。然而這組實驗中,使用到精神科的藥物thioridazine,這顆藥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會導致突然心臟死亡。因此,在分析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時,必然要排除thioridazine的影響。然而,在芬蘭這個研究中,無法排除thioridazine的影響。以嚴謹的隨機分派以及藥物使用來說,應該將這個研究剔除,以避免做出不適當的結論。然而,在美國心臟學會的研究中,仍然納入此研究以及其他類似的品質不良的研究。

而另一個有爭議的研究,是明尼蘇達冠狀動脈實驗(Minnesota Coronary Experiment)。在這個研究,將9750名患者分成介入組和傳統組,發現將飽和脂肪以不飽和取代後的一年多時間,雖然能將血液的總膽固醇濃度下降,但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沒有差異。但是明尼蘇達的研究並未被美國心臟學會採納。而另一個牽涉到得舒飲食,有1200人進行不到5個月的研究,因爲符合美國心臟學會的論點,而被美國心臟學會採用。

作者Nina認為,雖然飽和脂肪的攝取與低密度膽固醇的改變有關,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能降低低密度膽固醇,但是減少的低密度膽固醇並不能直接反應在心血管疾病的減少。

同時Nina也用陰謀論的方式,認為美國心臟學會接受部分廠商的贊助,所以才會做出飽和脂肪對心血管疾病有害的結論。

然而,Nina這樣的論點。也在Medscape該篇文章下引起激烈討論,總共有將近200篇的回應,贊成飽和脂肪和反對的戰成一片。

而針對這篇文章,我也與劉漢文醫師討論這篇文章的論點。劉漢文醫師指出,在明尼蘇達的研究中,進入實驗的有9750名,但是完成一年追蹤的只有2000多人。同時介入組的比對照組,在死後的解剖有較高的比例有動脈硬化的狀況。而目前這些介入型研究的問題點,在於這些研究是蠻早期的研究,進行時間也很短,常常在綜合分析時看不出結果的差異。

截至目前為止,關於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相關證據是有反有正,並不是一至性的結論認為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而美國心臟學會仍然建議每日的飽和脂肪攝取量小於每日熱量10%。

在臨床上,目前我的做法是沒有依循美國心臟學會與糖尿病學會的建議。而是建議病患減少油炸食物,使用高品質可信賴的油脂。而魚油的補充品,在大多數的狀況下是不必要而且沒有幫忙的。

參考來源

1. Saturated Fats and CVD: AHA Convicts, We Say Ac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