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尿病照護成績大幅改進

在過去十多年間,台灣的健保實施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以及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等制度。在制度改變下,也有許多新的糖尿病藥物,照護觀念等等改變。在這些改變下,台灣糖尿病的照護品質有改善嗎?根據台大王治元教授在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年會上發表的初步研究成果,在過去十多年間,糖尿病的醣化血色素,血脂,整體達標率,都有明顯改善。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是根據健保糖尿病共照網中收集的資料,所做的抽樣分析研究。在2002,2006,2011有類似的統計。透過這四次的資料中,三高治療達標率,可以看到台灣糖尿病照護品質的改善。

研究結果

在醣化血色素小於7%部分,過去三次調查,達標率約在1/3,三成多左右。這次的調查,達標率突破四成達到42.2%。而控制不良指標,醣化血色素大於等於9%,從2002年的43.5%下降到本次調查的12.5%。

血壓達標,以130/80mmHg來看,則在持平程度,維持在37%左右。血脂達標率,以低密度膽固醇小於100mg/dL來看,從2002年的30.9%,急速增加到69.1%。

三項數值都達標,醣化血色素小於7%,血壓小於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小於100mg/dL,從2002年的2.4%增加到2018年的12.4%。

糖尿病的長期照護,目的是在預防未來發生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以及相關併發症。從這次統計數據來看,代表大血管病變的冠心症以及中風,代表小血管病變的視網膜病變,失明,末期腎病變,代表綜合因素的足部潰瘍以及截肢,都有明顯改善。

項目(%)20022004200620112018.06
視網膜病變31.027.826.331.117.1
足部潰瘍2.91.71.91.30.9
截肢10.70.70.60.1
冠心病6.88.59.87.94.3
中風3.93.33.42.72.0
末期腎病變11.21.51.50.4
失明10.90.71.10.5

討論

台灣的健保有共同照護網制度,加入共照網的醫療院所,醫事人員都必須受過相關糖尿病照護的訓練,並且必須維持足夠的照護成績,否則無法在隔年繼續參加共照網。而參加共照網的院所,必須將照護成績定期上傳至健保資料庫。沒有參加共照網的院所,則不會上傳相關照護資料至健保共照網資料庫。

在這次的調查中,已參加的共同照護網病患佔目前健保資料庫約50%左右患者。過往也有研究指出,台灣未參加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患者,照護品質不如已參加共同照護網的糖尿病患者。

因此,本次的照護成績,並不代台灣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照護狀況。但是,這份資料是目前台灣可取得的資料中,最能代表目前台灣整體照護現狀的資料。

在血脂部分,可以看到低密度膽固醇達標率,從2002年到2006年間的3成,增加到2011年的49.8%,快速增加到2018年的69.1%。在2015年,台灣健保署在落後世界許多年,多方學會的強力要求下,將膽固醇用藥標準放寬到現今標準(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00mg/dL以上即可開藥,過往要130mg/dL才能開藥)。這樣標準的放寬,讓膽固醇達標率快速增加20%,許多患者受惠(換個角度想,在過去十多年健保堅持用落後的給藥標準,不知道造成多少患者受害)。

而血糖部分,也有賴於這幾年共照網制度,健康促進機構等制度推廣,以及各種新藥引進,照護技術改進(譬如SDM, Conversation Map, STENO,病友會等等),讓醣化血色素達標率突破四成。也連帶讓三項達標率成長50%,達到12.4%。

而代表長期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慢性併發症的盛行率,也隨著控制指標的改善,有著明顯改善。

然而,這樣的照護成果,僅僅是反映出台灣現今有接受糖尿病共照網照護的糖尿病病患的成果。如何擴展糖尿病共照網照護人數,預防正常健康者走到肥胖,糖尿病等狀態,都是接下來糖尿病照護所要做的部分。

結論

過去十多年,透過制度的改善,新藥物引進,健保給付的改變等因素,台灣糖尿病患的三高達標率有明顯改善,也帶來慢性併發症的減少。

本篇文章是根據王治元教授在2018年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年會前的「從政策到實務看糖尿病及三高疾病之管理論壇」之「台灣第四次TADE(2018)品管調查初報」演講中所提資料撰寫。此資料為初稿資料,尚未正式發布。在日後有更進一步資料時,本文將同步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