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將血糖控制好,才能避免高血糖的問題。但是每天量血糖,其實是件很辛苦的事。我自己曾經照著我對病人的建議,每天早起吃早餐前,加上三餐飯後各測量一次,總共四次,測量不到一週,就開始有厭世的感覺。
因此,除了血糖機之外,這幾年開始興起「連續血糖監控」的器材,利用一個貼片貼在身上,不斷偵測血糖值,然後將血糖值傳出來到手機或是特製的裝置,就能馬上知道血糖多少,做相對應的處理。
Q:連續血糖監控的原理是什麼?
血糖的定義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而我們身體的組織間液,也會有葡萄糖擴散在其中。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和血糖成正相關。連續血糖監控的機器,是透過貼片上的軟管細針,去偵測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進而知道血糖值。貼片可以貼在皮膚上一段時間使用,因此可以獲得一段時間內的持續的血糖變動。所以這類裝置命名為「連續血糖監控」。
Q:使用連續血糖監控就不用量血糖嗎?
目前台灣上市的連續血糖監控,仍然需要輸入血糖值的數值來協助機器做校正。但是相較於傳統的方式,連續血糖監控可以大幅減少血糖測量次數。
Q:用血糖機量血糖不就可以知道血糖值,為什麼還要用連續血糖監控呢?
血糖是連續不斷的變動,我們測量血糖值只是偵測當下的血糖數值,無法看到持續的變動模式。以飯後血糖來說,飯後血糖的最高點出現在一小時到兩小時之間,但是有些食物的最高點在一小時,有些食物在兩小時,如果只測量一次飯後血糖,有時會錯誤判斷血糖值。
除此之外,有些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半夜低血糖,或是在白天忙碌等狀況出現低血糖狀況,但是在發生當下時因為睡眠不自覺,或是正在忙碌而無法測量。
使用連續血糖監控,可以抓到這些平常量測血糖時不容易注意到的血糖變化。
Q:連續血糖監控有哪些類別呢?
傳統的連續血糖監控是裝在身上一週後,回醫療院所拆下機器,輸入電腦,才能得知血糖值。這叫回溯型連續血糖監控。
這幾年有台連續血糖監控,是用一台掃描器,往貼片一掃,就可以取得血糖值。但是這台機器的缺點是貼片只能儲存過去八小時的血糖值,超過八小時沒掃描,就沒辦法知道血糖值。這是屬於間歇性掃描連續血糖監控。
最新的連續血糖監控,是貼片本身可以附上傳輸器,透過藍牙或是NFC,將血糖值即時傳輸到手機上,在手機就能馬上看到血糖值。甚至手機端的app會預先評估可能在未來的幾分鐘會發生低血糖或是高血糖,主動發出警訊提醒病患要開始調整藥物或是做低血糖處理。這類叫即時連續血糖監控。
對於連續血糖監控,還有什麼問題呢?請在這篇文章留言,我們下一篇一起解答。